携家带口奔小康
当金顺嫂带来顾四德媳妇断了一条腿的消息,芷晴说不出来心里是什么感受。明知道她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可一想到是自己调换了绳子,芷晴的心里就不太舒服。
"文瑜媳妇,文瑜媳妇!"金顺嫂推了推芷晴。
芷晴回过神,歉意的笑笑,"刚才听到那消息太震惊了,所以不小心走神了。金顺嫂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呗!"
金顺嫂点头,她很理解芷晴心情,在她听到顾四德媳妇断腿的消息时,她也不敢置信久久不能回神。
"我是说大后天,我、平贵婶、石头婶还有翠花嫂子打算去一趟县城,去采买年货。我是来问问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金顺嫂又给芷晴说了遍。
县城芷晴还一次没有去过呐,她当然想去。可是据说县城离这里很远,芷晴怕一天回不来,因为四天后是慧姐的周岁生日。于是她问金顺嫂,"金顺嫂,我听说县城离咱们这儿挺远的,咱们要是去了,当天能回来吗?"
金顺嫂微笑很肯定的说:"当然能了,要是咱们不在家,这一家老小不都得饿肚皮了!"在农村灶上的杂事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就是在家闲着也不会轻易搭把手的。
能当天回来就好,芷晴又问:“那咱们还坐村里的牛车啊?”
金顺嫂摇头,“这回咱们不坐牛车,咱们骑驴去,这样速度上能快,咱们的时间也就充裕些。”
“哦。这样啊!”芷晴点头,又道:“那金顺嫂大后天早上你来喊我吧。我怕自己又起迟了。”
金顺嫂了然,“行,到时我早一点来!”
之后两人又聊了些县城的事儿,金顺嫂便回家准备晚饭去了。
三小知道芷晴要去县城都想跟着。县城他们也还没有去过呢,可是又知道芷晴是与同村的妇人一起,带着他们很不方便,于是三小商量芷晴,等到年前他们全家再一起去一趟县城。
对于他们的提议芷晴是不会拒绝的,便与他们定好,这次芷晴先随大家去看看,不买太多的东西,等到一家人驾车去时再一起挑选。
几日后,到了和金顺嫂约定一起去县城的日子。大家还是天没亮便出发了,骑着驴一路小跑,在县城城门刚开时便赶到了。
随着排队入城的人流,交过两文钱的入城税,芷晴几人终于进到了县城内部。
德桦县的县城是一座老城,它没有内外城之分,县城内的所有建筑都被城墙一并包围着。据金顺嫂说,因为这里没有内外城,所以富户大多集中在城南,而在那里据说也有一条卖着昂贵物品的商铺街。
芷晴跟随着金顺嫂几人往城北而行,据金顺嫂说,在那里有整个县城最热闹商铺街和市场,而且那里物品全面,价格还比较低廉是普通人家购买东西的首选之地。芷晴与金顺嫂几人先去寄存了她们骑来的驴子,便步行进入了商铺街。
首先映入芷晴眼中的是斑驳的很有年代感的街道和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因为刚开城门时间还早,街上的行人并不多,芷晴几人也不急不缓的挨家去逛。
都说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不论年龄大小。几人每进一家店都能选购一些东西,还没走到一半,几人手上便拎了好几个包裹。像这样东西都拎在手上很不方便还很容易丢失。平贵婶就提议找个地方,把东西规整一下装进背筐里。
芷晴几人进了一个茶肆,要了一壶茶,坐在那里边歇脚边整理。
“哎,你们发现没,今年的东西比往年都要贵上一些。”石头婶边从新包裹边说。
“可不是嘛,刚才买红糖时,那价格跟咱们镇子上卖的都一样了,往年不都比咱们镇子便宜几文钱嘛。”翠花嫂边整理边附和了一句。
金顺嫂停下整理,指着她那一大包的红糖说道:“既然都跟镇子上一样,你还买那么多干嘛?带回去也不嫌沉。”
翠花嫂把红糖装好,才道:“我不是想着县里的价都涨了,咱们镇子也一定会涨嘛。”
“那你少买点就好了,也不差那一两文钱。”金顺嫂道。
翠花嫂笑,“那可不行,我们家今年要用的多。”
“咋啦,大壮媳妇有了?”平贵婶问。
“嗯,是呀。”翠花嫂乐呵呵的答道。
“那可得恭喜你们家了。”几人纷纷向翠花嫂道喜。
翠花嫂家还没分家,她又是长媳。他们家所有的事儿,都是都是她在料理,大壮媳妇怀孕是一件喜事,所以她也很高兴。
几人整理完,便坐下喝茶。平贵婶提议,“一会儿我们多去买些盐和糖吧。我瞅这架势,明年咱们这日子怕不好过。”
“这是怎么说呢。”金顺嫂问。
平贵婶喝了口茶,才道:“你们那时年岁小,可能不太记得。石头嫂子你应该记得吧,差不多二十来年前的那场大旱灾。”
石头婶点头,“咋不记得,那时可饿死了不少人呐。”
“哦,你们说的我还记得。那时我好像**岁,饿的每天上山去扒树皮吃。”金顺嫂想了起来。
翠花嫂也点头,“那时我也一样。不过平贵婶你觉得现在很像那时候吗?”如果是那事情可就不好了。
平贵婶和石头婶对看了眼,平贵婶道:“我觉得有些像。”
石头婶也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所以今年我家打的粮我都没卖。”
“我家也是,我看村里不少人家也是。”平贵婶点头。
“怎么办,除了口粮我家全卖了。”
“我家也是!”
金顺嫂和翠花嫂有些心慌了。
“你们俩先别急,也许是我们猜错了呢。再说咱们离清江近,再旱也不会没水,就是一车车拉,也能收些粮食的。”
听了平贵婶的话,金顺嫂和翠花嫂安心了些。
芷晴想起一事儿问道:“要是干旱清江水位也会下降吧,到时候不少村子间,会为了水闹矛盾吧?”
“可不是嘛。”石头婶点头,“还不止如此呐。记得那时候,咱这儿再往西,那些本就缺水的地方,饿死了好些人。那些勉强活下来的都往咱们这头逃难。那时候咱们这儿那个乱呐,打、砸、强的事儿总有发生。我们就是把门闩上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可真希望别再发生那样的事了。老天保佑可别闹旱灾呀。”说着她还双手合十拜了拜。
看着几人面色沉重,平贵婶安慰道:“你们别太担心,咱们这儿还好过!比别的地方强老了。那些南面的地方不是旱就是涝,人家不都也活的挺好嘛!这旱不旱还是两说道的事儿,你们要是现在就愁,那日子还不甭过了。”
几人想想平贵婶的话觉得有道理,便都面色好了些,不过大家还是都打算多储存些粮食、物品,以备不时之需。芷晴也打算回家把这件事儿告诉睿哥,让他去和族长说一下,也让族里有个准备。
可能是因为这件事,金顺嫂和翠花嫂也不像来时路上商量的,那么热衷的选购过年时做新衣用的布料了,反而更多的是采买了盐、糖和一些这里不出产的一些常用作物。
又到了一家卖粮食的杂货铺,芷晴见几人选购了大量的糯米,她便问金顺嫂,“买这么多糯米干什么?它比大米贵很多的。”
金顺嫂见店家再帮忙装,没人注意这头,小声的对芷晴说:“咱们这里产糯米的少,可每年过节时咱们家家户户还都会做年糕。这要是真有旱灾,这玩意涨价的速度都和盐差不多了。”金顺嫂说到旱灾时声音特别小,可能是怕被人听到说她妖言惑众吧。
芷晴听她这么说,也跟着买了不少。之后金顺嫂几人再买什么,芷晴也不问了,都跟着她们照做,反正她们几人都很有经验,跟着学错不了。
几人直到手中再也拿不下任何东西才停手。石头婶招呼大家准备回去了,可才往回走了几步,平贵婶猛地想起来,还没给兰丫买明年及笄时要插得簪子,忙喊住大家告知说她要去趟首饰店。石头婶几人平时很少去那里,都想跟着一起进去看看,可是手上的东西太多了都有些为难。
芷晴本就对这里的首饰店不好奇,见她们又想去便主动要求留下来看东西。几人见芷晴愿意留下来都很欢喜,便又寻了间茶肆,让芷晴在那里等她们。
芷晴很喜欢茶肆这种地方,因为这里能听见不少消息。还别说,芷晴还真听到了一件让她在意的事儿。
据芷晴身后的两个行商说,京城附近以及东、西、北各地,今年都出现了旱灾。朝廷下令,灾情严重的地方都开仓赈灾。可是受灾面积太大还是有不少人饿死,所以他们这些行商都纷纷来沿江和沿河地区来收购粮食,运往京城附近去贩卖。据他们说,可能是受灾情的影响,现在京城的局势都不太稳,朝廷都有所动荡了,所以打算运完这次,给自己家多储存些粮食,便暂时不会出来了。
对于京城受灾,芷晴倒不太担心。她爹和哥哥毕竟是大学士饿不到。只朝廷动荡,让芷晴还是有些挂心,她爹和哥哥身处高位,容易受影响啊。想到此,她决定回家后就往京城送封信问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