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动员的政治吹风会当然首先是在扩充为八百人规模的大同社核心社员的范围内展开的。经过崇祯三年左右的扩充,整个大同社社员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万余人左右的规模。即便是这个远远小于近代政党的数字,很大程度上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其中一些比较靠谱和优秀的社员大概万余人左右的规模,又比较密集的集中在军队。六个志愿部队作战师四万人中,就有五千名大同社社员。这当中经过战场考验筛选出来的八百名骨干,在很大程度上才接近之前京城攻防战中的那种水平。并且通过这一年时间内闲暇内的文化补课,这些人的文化与政治理论基础也有了相当的铺垫,至少能够让萧轩在论述一些道理的时候不再如同与古人讲道理时一样突兀了。
“全国的主要战事初步结束了,地方上的暴风骤雨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估计到明年秋收的时候,基层真正属于谁才会有一个清楚的态势。大同社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真正的目的就在于解放整个世界,不仅包括汉人、也包括蒙、叶尔羌、西南的苗、黎等各族民众;甚至同样包括海外的日、朝、爪哇,乃至那些金发碧眼的泰西人。有人也许会问:那些别的民族和我们自己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华夷之辨中的蛮夷真的是可以信任的么?不可否认,有些民族,其中的相当比例的成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剥削阶级特征乃至反动性,属于应该彻底清洗整肃的反动民族。但我们的根本目的,仍然是通过剧烈的手段来改造那些反动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确实有历史形成的利益和利益依托。但是也不要忘了当年蒙元的时候,蒙古人中也有下层,汉人中也有反动阶级。只要大同世界没有在全世界主要文明地区实现,而仅仅只是在一部分文明中实现,这种社会就始终面临着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们从内到外的颠覆。始终有剥削者和汉奸阶层,甚至未来有可能存在的国际资本阶层利用文明与民族之间的矛盾谋取私利的空间。只有真正在整个世界岛的主要文明地带消除一切能够不劳而获的封建特权,包括一切宗教的、宗族的、政治特权的封建特权,从根本上改变普通劳苦大众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全球解放的伟业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当然,大同社会的进步需要几代或数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军现阶段解放海内乃至海外主要文明的首要目的是反封建,做为产业重要管理层的资本阶层,受限于我们现有的觉悟乃至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在不给社会带来太多危害的情况下进行。人类也还需要一个以市场和资本经济为主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但是我们仍然要不忘革命的理念,乃至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形形色色的有产者不能轻而易举的从大众那里用很廉价而简单的手段获得足够的利益,如何改进生产力本身、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本身才会成为谋取利益的正道。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
初稿并不完善,针对经过战场考验也并不缺乏觉悟的大同社社员骨干们的政治动员吹风也并不是为了对这些人本身如何教育,但至少在如何对下进行政治动员和教育方面,至少形成了一个用于向下传播的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让萧轩没有想到的是在秋收过后的冬闲时节,各地至少几百个县内的基层斗争如火如荼的展开之后,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带来了种种乱象。不过主动志愿来参军并准备参加远征万里的恶战这种事,还是让大多数心怀不轨的人有所估计。数以万计报名参军的人中上万适龄年轻积极分子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军队后备兵源的战斗力。由此,六个志愿师之外第一军和第二军的不少辅助人员完成换血之后战斗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以想象:即便此时进行的广泛的乡村运动是那样的简单粗暴、问题百出,但只要方向政权,还是很有可能至少在明年秋收以前就提供至少十万以上的像样兵源。这个规模的成果对于历史上类似解放战争那样规模的作战来说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可是对于萧轩准备进行的远征来说,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了。
在计划中,针对西域的远征行动至少需要二十几万以上的兵力和后备兵力组成三个战役集团,以保证最为快速的攻略各地而节省时间。以此时海内的人力物力,拥有二十几万平庸军队的出征能力并不算难。然而战斗力平庸的队伍是根本不足以减负意图中的重任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意识形态灵魂和革命化的军事力量,才或许能够达到预期中的目标。
因此萧轩明白,今后一年从内政到军备上的任务可能相当繁重,绝不是自己可以掉以轻心的。
为了有效的了解各地基层斗争的大致面貌和情况,避免以后出现一些问题,萧轩最终还是做出了亲自率军去各地展开督导巡视以增加对一些乱象威慑力的打算。当然萧轩也很有自知之明,如果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玩什么微服私访的把戏,那毫无疑问将遭遇不可承受的风险。相比之下,大军自由行动和巡游中抽选当地百姓认真审问,得到有用信息的概率还要远强于效率低下,盲人摸象的“微服私访”。因此,在冬季来临,可至少长江乃至淮河以难还没有普遍封冻,长江水流速也不是很快的时候。以志愿左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为核心的巡视兵力在南京一带完成集结,并浩浩荡荡的利用车轮舟向上游行进而去。
萧轩当然明白这样做也不可能做到风声上的绝对保密,但权衡之下,这也是最为妥当的一种了解各地的方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