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彻底战败的孤家寡人穿越者,还是落在自己手中的人,当然并没有什么太过忧虑的。可是如果存在另外一个位面通道,这恐怕就是大事了。从这支军队的整体水平来看,虽然作战意识不怎么样,但是可以肯定:普遍装备板甲与燧发枪的那个位面,在种田进度上肯定是要优于己方的。如果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十几万此种水平的大军,那这个位面至少东亚部分十有八九压沦陷。要是如同其他某些架空一样十年二十年就大量出蒸汽机和线膛枪,那些视忽略执行力为自然而然金手指的位面毫无疑问是有着极大优势的。
“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我大明的军队,倒像是传说中的西洋军队。。。”军中一名多少有些年纪也见多识广的谋士说道。
“既然前来助战,敌人的敌人也算是友人,不过终究有些来路不明,也不知这些西洋人的仆从军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将此人先养好伤,暂时囚禁在营中。尽量不要与此人搭话,也尽量避免此人话多,等回京之后再做详细盘问吧。。。”萧轩最终说道。
在铠甲和燧发枪等兵器的收获方面,不知是不是苍天或者穿越大神不愿意让自己获得太多不劳而获之财一般,大多数铠甲和火枪都损坏了。甚至看起来有望修复的板甲包括在内也不过千余套而已,装具完整的顶多七八百。这支队伍覆灭之前似乎也对燧发枪和其他火炮做过系统性的损坏,能用的燧发枪不到五百支,火炮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能用的不过十门而已。
当然,即便仅仅是只能将数个中队全副武装起来的这些还算比较精良的军火资源不算至关重要,但也算不大不小的一笔资财,在弥补这一次大战导致的不少炸膛兵器和战斗力损失方面还是有意义的。
骑兵和骑射方面的缺陷还是在此时此刻显现出来:虽然建州主力在伤亡严重的情况下被击退,也留下了不少首级,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以数百规模左右的游骑来威慑周边,让大军获得清苑县城或者保定府一带地方武装主动性的后勤支持遇到不少困难。而且谁也无法保证伤亡严重的建州军主力会不会再次冒险,尤其是如果北边儿的关宁军还有各地秦王军如果连一万建州主力都无法有效牵制的情况下。
此后的局面,则比萧轩预想的要好不少,大概仅仅几天之后,留在萧轩主力附近的数百建州游骑也最终撤走了。遭遇了累计至少上万伤亡损失的建州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士气乃至后勤空间如同历史上那样继续在中原一带抄掠。毕竟数千伤员对于哪怕骑兵化的三万多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大军北进也就顺利了许多。大概在清苑南原之战五天之后,队伍就临近了京师。
这个时候,建州大军主力两三万人在清苑围攻萧轩所率领的万人左右的禁旅主力挫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兵部乃至京城之中。只是这样的消息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很多了解边事的人都明白,或许在战斗力上,关外的那些强敌一般水平并不高于很多明军精锐太多,可是进攻中的伤亡承受力和作战的坚决性持久性却是古往今来的历史上都很罕见的。如果兵力有两倍以上的优势,除非守军依托早就建设好的防御工事或者什么城池一类的东西。行军野战中碰上,还是平川旷野之地,那绝无幸理。
当然也有人觉得,以这位新皇表现的确不凡的禁旅或许不是没有野战中击退建州大军的可能性,可必然付出精锐骨干消耗殆尽,伤亡过半的代价,归来的时候,十有八九是一些伤痕累累的残兵败将。
可是从北门观望的人发现萧轩说率领的队伍相比出发的时候几乎没有根本性的减少,也没有普遍的伤痕累累与衣衫不整的时候都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圣上率领的大军已经在保定府清苑县南遭遇建州大军主力围攻,就算逢凶化吉,又怎会如此旗帜鲜明铠甲整齐,几乎没有多少减员?此大军定然是建奴冒充前来偏城的队伍无疑!阎大人早有交代,遇到此种情况开炮应对!”
“这。。。这真的能行。。。!”
“没有错!你们就听我的吧!前来的那支队伍定然是冒充的建州主力。。。”
朝内的一些人根本没有太高下限可言,萧轩是曾经有所预料的。然而在这种时候竟然形同公然造反一般的在安定门外向得胜归来的天子禁旅开炮,似乎还是打算通过使诈的方式,却还是出乎萧轩的预计。
如果不是观察杆上的小女孩以望远镜发现了一些异样,加上萧轩一直十分警惕的习惯,说不定就在刚刚得胜归来的时候让这些人谋逆成功了。
至于一些人这样做的原因,萧轩却并不难理解:在这个各种利益集团已经开始把持从上到下各种利益空间的王朝后期,一个拥有核心精锐的将军皇帝实在是如同很多人头上的一把利剑,实在是太不受欢迎了。萧轩的心中对此当然只有冷笑:这恰好给了自己小兴大狱挖浮财挖地财的机会。既然某些人毫无下限,那自己这个皇帝毫无疑问也无需讲什么下限了。
萧轩所率领的队伍临近安定门的时候大致是旧历十月十五的下午,距离天黑的时间并不算远。在天色刚刚黑下来的时候,整个队伍的攻城就迅速展开了。
“大家放心!这些家贼可不是那铠甲周全的建奴,按照丙二案的攻城条例展开进攻吧!无需废话跟那些人解释什么。现在就要立下规矩:要让京城的很多人明白:京城是谁的京城,朕进出是否需要同某些人打招呼。。。”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北京城就从来没有被攻破过,哪怕当年土木堡之后的那一仗也是如此。然而萧轩对此却有多少一些信心。棱堡也曾让欧洲军队感觉到棘手,然而在攻城方法的不段进步、掷弹兵和战斗工兵的进一步发展之下还是很轻易的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