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利河是帕吉勒提河同杰伦吉河在讷伯德维沃普这个地方汇合,然后南下注入孟加拉湾的一条恒河的支流。帕吉勒提河在几十年前一直都是恒河的主河道,也只有近二、三十年恒河改道之后,河水的流量才减少了许多。
也正因为有着这一变化,原本极为宽阔的胡格利河道已经缩小了近三分之一,将两岸的滩涂露了出来,变成了现在的沼泽和洼地芦苇荡。不过此时的海船还是能够顺着胡格利河一路向上,在葡萄牙人修建的胡格列港停泊卸货,然后把货物换装成印度人的平底小船继续逆流而上直到恒河,再转运到内陆地区去。
建于胡格利河西岸高地的胡格列港在中国人看来并不大,不过这个宛如江南小镇大小的城市却布置着许多具有异国气息的欧式建筑,只是这些建筑看起来有些衰败,颇为配不上这座孟加拉西部第一大港的地位。
不过当大明的使团登陆之后,方才从驻守在此处中国商馆的管事那里了解了原因。原来葡萄牙人建成了这座港口城市之后,就试图将这里变成第二个果阿,不仅擅自在此地建立了法庭和军队,还强迫城中居民和附近村民改宗天主教,并派出了海盗掳掠附近的儿童信教。
葡萄牙人的狂妄激怒了孟加拉的印度王公,于是在1632年,孟加拉纳瓦布魁西姆.阿里汗聚集起了大兵,用三个月的时间攻下了葡萄牙人管理的胡格列港,驱逐和俘虏了许多葡萄牙传教士和商人。
这一事件不仅令当地的葡萄牙殖民势力大受打击,更是让印度人取得了对于胡格列港的管理权。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外国商人在获得印度王公的准许之后,都可以在此地建立商馆经商了。
当然,从莫卧儿皇帝沙.贾汉那里获得了贸易许可和画地建立工厂仓库的唐王,并不愿意在狭小的胡格列城内,和那些欧洲商人挤做一团。更何况根据崇祯的指示,大明在印度大陆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不仅要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力,还应当兼顾防御和今后城市发展的余地。
因此同大王子达拉.苏柯交好的唐王,干脆的在胡格列港对岸购买了三个村子的土地,全新建筑了一座城市,一座叫做加尔各答的中国城。中国人的这一举动,虽然被三王子奥朗则布所反对,但是远在德干的他根本无力阻止获得了大王子支持的中国人。
只不过眼下这座城市还只存在于图纸上,称为加尔各答的城市土地上现在只有一道木栅栏围着。木栅栏的里面只有一些仓库和一座正在兴建的砖石小城的基础,这座小城就是今后加尔各答的市长官邸和军营,同样也是一座永久性的要塞。不过现在能看到的,不过是一些石块基础而已。
在加尔各答城没能建立起来之前,包括唐王在内的中国商人还是很变通的在胡格列港购买了几幢房屋,作为了临时驻地。
只不过令使团成员们大失所望的是,他们的消息太过滞后,因此搞错了一件事情。也许在未来加尔各答的确会是大明在印度大陆最为重要的一个据点,但是现在么,因为此地糟糕的气候,和尚未完成的建设计划,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的唐王,已经把总督府迁移到了印度大陆南端的锡兰岛上。东、西印度洋巡阅府和一些军事机构也同样跟着搬迁了过去。
虽说锡兰岛处于热带地区,但是气候却要比孟加拉地区舒适的多,虽有高温但没有酷暑,而且不像孟加拉这边因为沼泽众多而蚊虫肆虐,导致时常爆发疫病。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在朝廷还没同意之前,大家就已经先行搬迁过去了。
当然负责管理加尔各答城市建设,并处理同现任孟加拉纳瓦布沙.舒贾外交关系的加尔各答市长杨天生是不能跑的。不过这位加尔各答市长选择每年3-9月跑去和沙.舒贾进行个人联系,把本地的事务丢给了自己的属下负责。
现在孟加拉省的都城位于达卡,一座距离吉大港比较近的城市。不过达卡的气候也不比加尔各答好多少,因此每年3-9月孟加拉纳瓦布都会前往北方临近高哈蒂附近的行宫避暑,这样杨天生等于也是避开了加尔各答最难熬的酷夏和雨季。
听完了这位中国商馆管事的汇报,不管是蜀王还是李佑,面色都不怎么好看。这样一来,他们想要同唐王或是杨天生等人碰一碰面,然后再前往德里的设想就破灭了。
支开了商馆的管事之后,三人面面相窥了一眼之后,李佑不得不主动打破了沉默说道:“两位殿下,眼下唐王殿下和其他人都不在此地,看起来我们想要了解下莫卧儿帝国的政局再行动的计划已经破产了。那么两位殿下可有新的建议吗?”
晋王朱审烜听说唐王带着部下迁往南方的锡兰岛后,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这几天在海上的航行,他已经领教过了孟加拉地区高温潮湿的难熬气候,能够去另一个气候舒适的地方,他又怎么会不愿意。再说了,据说锡兰多宝石、珍珠,让那些宗室去收购些宝石、珍珠,总能够平息下他们一路来的怨言吧。他又不是心如铁石的崇祯,能够毫不介意被宗室在背后不断咒骂。
因此听到李佑的询问之后,他立刻出声说道:“我是受皇帝命令,带着这些宗室子弟来跟着唐王学习办事的,这唐王在哪,我们就该去哪。至于出使莫卧儿帝国一事,那是陛下交代给王叔和你的任务,我就不掺和了。我看,不如我们就此分道扬镳,我们南下去锡兰岛,你们继续北上去德里,大家还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蜀王朱至澍瞪了一眼这位王侄,却也不好出声反对,只能看着李佑说道:“咱们的海船似乎不能继续北上了吧,不过要把船上送给莫卧儿皇帝的礼物换到本地的船只上,这个使团可用的人手是不是有些不足?要是路上遇到盗贼可就麻烦了。
现在本地商馆的人手这么少,抽调他们护卫我们上路也不合适啊。要不干脆大家一起南下,先找唐王交接了晋王的差事,然后再让他派些人给我们,然后再回来不行吗?”
李佑也不想这么着急的跑去德里,他的任务不仅仅是护送蜀王前去问候莫卧儿皇帝,还有着搜集印度大陆人文地理情报和谋求同莫卧儿帝国结盟征服中亚的计划。现在的雨季利于收集地理情报,而不能和唐王碰面,就无法知道莫卧儿宫廷内部的情报,从而有可能导致结盟的提议失败。
所以他思考了一会便认同的说道:“两位殿下说的有理,此次皇帝陛下送给莫卧儿皇帝及几位王子、重臣的礼物不在少数,若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下官也是难以交差。既然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就把那些商船留下,就带着两艘战舰南下吧,这样也能快些抵达锡兰岛,不至于被商船拖累行程。”
两位藩王自然不会拒绝李佑的提议,这一路上因为这些商船,他们不知拖慢了多少行程。眼下既然已经到了安全的所在,自然不会再把这些累赘带上了。
三人于是决定在胡格列城待上一天,然后就南下前往锡兰岛。李佑之后便召集了舰队的船长和商人们交代了三人的决定,接着便跟着商馆管事,令其将馆内收藏的一些资料拿出来查阅。
虽然商馆内储备的文字资料基本是关于商业方面的,但是李佑闷着头看了一天一夜之后,还是对印度大陆的基本社会状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这片大陆对他也不再是那么神秘而不可琢磨了。
在李佑看来,此时印度大陆上的三个主要国家,北方的莫卧儿帝国和南方的高康达、比贾普尔,基本的社会形态都差不多。都是一部分外来的穆斯林统治着本地多神信仰的原住民。
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南方两个穆斯林国家建立的比较早,其实应当是三个,不过尼查姆.沙希在7年前被莫卧儿帝国给灭亡了。南方的穆斯林王国因为建立的较早,加上海上贸易扩大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社会阶层比较稳定,也使得这些王国的上层比较封闭保守。
而从中亚而来的穆斯林贵族建立的莫卧儿帝国,立国未久,且从立国开始不断在印度大陆上四处征服,使得国中的上下阶层还保持着一种流动性。阿克巴大帝为这个帝国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从税务、官阶到司法、军队的一整套有效体制,还在发挥着作用,使得帝国上层的穆斯林还拥有着开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处于上升期的莫卧儿王朝对上了处于守成期的高康达、比贾普尔,自然就让莫卧儿帝国稳稳的占据了两国的上风。但事实上,双方的社会形态和宗教、政治状况,都没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双方之间的战争并不像是大明和满人之间爆发的你死我活的国战,而是上层穆斯林统治者为了争夺土地、财富的战争。
李佑于是初步得出了一个结论,双方谁也不敢发动民众,进行一场全面的战争。因为一旦让中下阶层的本土居民掌握了权力,那么最终失败的,乃是两国的上层穆斯林统治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