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挽明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800章 京华烟云十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虽说最近十余年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在大明的知识精英阶层中渐渐成为主流。但是在广大的乡村中,特别是内陆的大部分地区,愚昧和迷信依然控制着中下阶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尤其是在这样连续出现自然灾害的年节,当自救和朝廷的赈灾都无法对抗天灾时,天人感应之说就成为了广大绝望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还有不少地方士绅或是为了转移民众的怨恨,或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是极力为天人感应之说张目,认为这连续不断的灾害,显然是上天为了某些人或事物降下的惩罚。

大明朝毕竟是汉人自己建立的王朝,不管是皇帝还是士大夫都有一个道德底限,当民众向朝廷质疑自然灾害的缘由时,除了讲道理之外,还没人想出用屠杀质疑民众来封口。

作为士大夫中的精英,钱谦益对于眼下这种天人感应说的目的自然不会不理解。按照历史上的记录来看,一旦朝野上下接受了天人感应说对目前灾害的解释,那么责任就落得了皇帝和执政大臣的头上,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治理国家,上天才会降下如此的灾祸。

那么接下来想要赢得民众和上天的谅解,最低限度便是执政大臣去位;最为严重的则是要皇帝亲自下罪己诏,向上天和臣民认错。虽说钱谦益平日里并不介意替皇帝背黑锅,但是眼下这口黑锅他实在是背不起啊。

一旦走到了这一步,无疑就等于是向天下人表明,他钱谦益就是那个被上天所痛恨的奸邪。而这个名头戴到头上之后,他的名声也就和人人喊打的魏忠贤相差无几了。这不仅代表着政治生命的结束,对于整个家族后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就是日后在史书上他的名字也要同历代的奸臣们捆绑在一起了,这如何能够让他忍受。

不过就在钱谦益思索的有些走火入魔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柳如是不由出声打断了他道:“你能不能镇定一点,不要老是胡思乱想,自己吓唬自己。陛下是不可能接受天人感应说对眼下灾害的解释的,否则这十余年的改革岂非要推倒重来?陛下的颜面和威信何存?今后朝堂之上又该谁说了算?”

钱谦益听了之后稍稍沉思了片刻,脸色方才缓和了些,他看着皱着眉头思索的柳如是道:“那么陛下究竟为何迟迟不肯出声,放手让这些宵小和酸腐文人搞得满城风雨?这要是出了变故,我们还能够扭转舆论风潮的方向吗?”

自入钱府之后,虽然柳如是还没能得到什么名分,可是她同钱谦益之间的感情也日趋深厚,两人之间虽然说不上相敬如宾,但是钱谦益对她的宠爱也算是极为难得,不要说家中的琐事,就连日常的政务也容许她插手,就算是为外人诟病也未尝更改过态度,是以柳如是此时倒也将一片心意都放在了对方身上,为其全心全力的操持家务并在公事上出谋划策。

柳如是虽然现在才22岁,但是幼年时颠沛流离,看惯了世情冷暖,而这八、九年一直陪伴在钱谦益身边,也阅读了大量的朝廷公文,因此她对于大明王朝的真实情况的了解,可比钱谦益这等没有受过苦的士大夫深入多了。再加上她的智商就算在男子中都可算是有数的几个,因此对于朝堂上的政治也有着深刻的认识,某些方面甚至比钱谦益看到更为透彻。

这也就是为什么,钱谦益能够接受柳如是在政事上向他提出建议,而不理会外人对他家中牝鸡司晨的嘲讽,因为这些建议的确给他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像是妻妾又像是友人的柳如是,和他之间关系的密切还要远超于门生亲友,因此其他人给他出主意也许还夹带私货,但是柳如是出的主意必然是首先维护他的,毕竟两人几乎可以算是一体了。

所以在钱谦益面临了当下的困境之后,柳如是的情绪虽然看起来平静,但也是时时刻刻思索着破局之策的。在钱谦益感觉束手无措的时候,柳如是却似乎终于想通了什么,双手不由轻轻拍打着怀中的手炉说道:“你在等着陛下的反应,陛下或许也在观察着你的反应啊。”

“啊?”钱谦益虽然没理解柳如是这话的内涵,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走到了她的身边,随手拖过一张椅子坐下,然后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颇为殷切的看着柳如是说道:“卿卿说的是什么意思,快为我解释一二。”

虽然钱谦益的双手有些冰凉,但柳如是也并没有抽出自己的手,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便保持着这个姿势,向快要把头靠上自己肩头的钱谦益冷冷说道:“王韩如一事,说到底还是恶了士绅和宗室。

他假借朝廷的名义夺取士绅宗室的财产,并强行征用各家奴婢和子弟守城。若是还能够因此叙功升值,岂非给各地官员竖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若是日后人人都学王韩如这么办事,士绅大户岂不就成了被朝廷随意宰割的羔羊,今后大家和那些平民百姓还有什么区别?这缙绅和宗室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陛下此时若是出头保王韩如,这不就是等于公开了表示,这大明非是皇帝同士绅共治天下,乃是皇帝一人之天下吗?陛下若是不出声,还有人为王韩如说话,可陛下若是出了声,这就成了陛下和士大夫之间的问题了。

所以照我看,陛下迟迟不愿出声,就是等待老爷你率领的内阁做出一个决定,他才好表示自己的态度。这样王韩如一案就是地方官员行事操切出现失误的问题,而不至于激化为士大夫同陛下之间的矛盾啊。”

钱谦益听的有些目瞪口呆,足足沉默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把柳如是话语中的意思消化掉。他忍不住伸手捏了捏自己的胡子,轻言轻语的说道:“不应该啊,这些年来我对于陛下的指示可从来没有违背过,陛下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如果陛下确实有这种想法,哪怕不和我明说,给个暗示也不为过吧,何至于如此待我?”

虽说钱谦益这话更像是自言自语,但是柳如是却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他道:“那是因为老爷你平日里太没有主见了,陛下担心你扛不住朝野上下的压力,到时候将陛下推出来同他们打擂台,那么这种暗示和明示又有什么区别呢?”

钱谦益的老脸不由一红,柳如是这话虽然直接,但他心中却也还是赞同的。不过他并不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转而转换话题道:“陛下也许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眼下不是不确定么。若是猜错了陛下的意图,这内无陛下之支持,外有舆论之压力,我岂不是把自己置于火炉之上了么。你真的确定陛下是这个意思吗?”

柳如是当然不能把自己的猜测当成崇祯的想法,但她也清楚,若是不能坚定老情人的心思,这事情拖下去只会越来越棘手。

于是沉吟了片刻之后,她便从另外的角度说道:“陛下是否确有此意,恐怕谁也不能肯定。不过老爷你应该想一想,陛下自登基以来对阁臣的任用方式,那么也许就知道,当下该怎么做了。”

钱谦益不假思索的追问道:“阁臣的任用方式?卿卿何不再说的详细一些。”

柳如是对他撇了一眼,这才不疾不徐的说道:“陛下刚一登基就将魏忠贤和崔呈秀赶出了京城,拆散了把持朝政的阉党,一时为天下人所称颂。但是,陛下也只是做到了这一步,并没有顺从那些东林党君子的意思,把阉党余孽全都赶出了朝堂,反而继续让黄中五守着内阁。

我以为,陛下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是想要在登基之初保持朝堂上的平稳;二则是需要黄中五为其推动改革政策;三则是希望借此压制住得到地方士绅支持的东林党人,维护中枢的权威。

黄中五之后,陛下选择了老爷接任内阁首辅。我看陛下大约是看中了老爷性子绵软,即便是接手了内阁首辅,也不会全然推翻黄中五制定下的各项改革政策,玩什么自行其事。而陛下也可乘机推动朝廷体制的改革,以减少阻力。

到了今日,老爷的两任首辅任期差不多届满,而朝廷中央的体制改革也算是颇有成效。那么接下来,老爷以为陛下想做什么?又该挑选什么样的人接任老爷的位置?”

虽说钱谦益已经做了两任首辅,但他可一点都没感到厌烦,依旧还想着要继续干下去,为大明、为陛下、为百姓贡献自己的能力。当然,想要为大明、为陛下、为百姓做贡献的人多了去了,既然现在有任期上的限制,他再怎么不舍得,也得先避让一两届,以等待之后的机会。

他毕竟也才58岁,下一届首辅交给别人干,下下一届未必不是没有复起的机会的。当然下一届首辅要是落在自己人手中,那就更好了。

因此听到柳如是谈起了这两个问题,钱谦益顿时高度紧张了起来,对着柳如是软语相求道:“卿卿似乎已经有什么想法,那就别卖什么关子了,老爷今后必然不会辜负你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