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挽明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8章 军队的信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听到崇祯的分析,孙承宗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样一来,倒是有些委屈了袁崇焕了。还有便是,孙白谷上任后不知能不能压制总参谋部和新军的诸位将领?”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朕打算将孙传庭、卢象升两人都先调入陆军军官学校,先教导出两、三期学员之后,再让孙传庭做先生的副手,卢象升可为之协助。只要有了几期军校学生在下面呼应,想来孙传庭就不至于无人可用了。

至于袁崇焕么?老实说朕实在不放心让他接任先生的位置。因为此人做事,实在是过于喜欢走终南捷径了。”

孙承宗对于崇祯前面的话语还没什么反应,但是听到皇帝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他不由有些吃惊的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由检认真的回道:“去年开始,朕已经数次向宣大、内蒙都督府下令,要求打乱右翼蒙古各部部族军的组建模式,而改用以旗、盟为地区,按照比例人口征用兵源,并组建内蒙四盟的守备军,多提拔普通牧民出身的将领。

但是此次出兵中,袁崇焕带来的右翼蒙古军队,依然还是按照部族为单位组建。带领这些蒙古人的,依然是各个部族的诺颜或是他们的亲信。这样的军队看起来容易形成战斗力,但是一旦遇到了恶战,他们真的会下决心死战,而不是保存实力逃亡吗?

袁崇焕身为内蒙、宣大防区的都督,不下决心从无到有的建立一只忠诚于朝廷的军队,却纵容这些蒙古诺颜们继续保持自己的武力,让他们在大明的羽翼下恢复实力。若是其中出了几个野心家,我们今日之举动,岂不是成了养虎为患之举?”

孙承宗顿时有些哑然,对于崇祯的担忧,他还真没什么可为袁崇焕辩解的。毕竟崇祯颁发的这些命令,都是同总参谋部进行过详细论证的。这只能说袁崇焕过于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结果却反而给自己挖了个坑。

孙承宗很明智的不再提及袁崇焕的话题,转而开始同皇帝汇报起了,总参谋部对这次作战的有功之臣的奖赏,和对蓟州、辽西两处边镇的军务整顿方案。

大致内容,基本还是按照崇祯当初在遵化同众人讨论的方向延伸的。除了统一军衔的问题,孙承宗和总参谋部的参谋们讨论之后,还是否决了皇帝的想法。

“…若是将新军和其他大明军队的武散官改成统一的军衔,势必要发放统一的军饷。然而现在新军军饷几乎是其他大明军队的一倍以上,不管是往高处取,还是往低处统一,最终都会造成一方的不满。

所以臣等以为,新军设立军衔可以,还是不要同其他军队统一为好,这样国家的军饷支出就不会大幅上升。而作战任务不同的军队,也就不会因为军饷的高低而心生不满…”

听完了孙承宗的意见之后,朱由检想了片刻,便毫不迟疑的搬出了后世的军衔分类,“那就以将、校、尉、士为区分,除了新兵之外,已经分配至军中的士兵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类,按照从军年限进行划分。

将、校、尉也分为上中下三级,以尉官为最低阶的军官军衔,总参谋部为每一级别的军衔制定官职任职资格和军饷、伙食津贴发放标准。今后非直属上下级的军官之间,战时必须按照军衔的高低分配指挥优先权…”

孙承宗仔细的听完了崇祯对于军衔制的描述,并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才点着头说道:“陛下的意思臣已经明白了,那么臣这便先行告退,去向其他人传达陛下的意思。”

朱由检却叫住了他说道:“先生不着急走,朕还想在战时大本营解散之前,同大家见见面,也算是替这场战事画上最后的句号,不如先生替朕安排一下。”

孙承宗立刻回道:“那么陛下且稍后片刻,臣这就召集他们在会议室相候…”

虽然还有一部分官员没有返回京城,但是武英殿内冷清了许久的总参谋部会议室内,已经是人头汹涌了。

围坐在一张大型长桌边上的官员们,正交头接耳的议论着,皇帝召见他们是不是打算奖赏他们什么的时候,崇祯在茅元仪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场内的官员们立刻纷纷起身向皇帝行礼问好,房间内的气氛甚是融洽。

然而当崇祯和众人微笑着打过招呼之后,在主位上坐下的他却神情严肃的对着众人说道:“今日朕召见你们,并不是为了再次夸奖你们。相反,朕今日倒是想要批评一下各位。”

皇帝的话语顿时让不少人脸上的微笑凝住了,他们开始收敛笑容,坐正了姿态,等待皇帝所谓的批评是什么缘由。

朱由检盯着众人的神情看了一遍,才继续说道:“朕从遵化返回京城时,曾经要求过各位,将自己在这次作战中的经历完整的记录下来,并写出得失。

各位的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将会由总参谋部进行汇总,然后编订成教材交由军校,用于教育我们的军校学员,以培养他们的作战指挥能力。

截止到昨日为止,你们之中大部分人员的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朕都已经粗粗翻过了一遍,但是让朕感到遗憾的是,你们写的东西大部分都不是什么事实。

大部分人的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不是掩盖了自己的错误,便是大肆鼓吹自己的英明果断,要不然就是详细描写缴获的敌军物资和俘虏,对于作战的经过却一笔带过…

这些所谓的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在朕看来就是一堆辞藻华丽的表功奏章,对于指导学员们学习作战毫无作用。

朕今日之所以召见你们,就是想要当面问一问诸位,你们究竟知不知道,这场战争我们为什么会胜利?敌人为什么会失败?”

在崇祯疾言厉色的批评下,新军的各位将领们顿时低下了脑袋,皇帝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但是他们倒是很清楚自己交给总参谋部的作战记录和心得是什么内容。

难得打赢了一次后金,自己的名字又有机会出现在教材中,这些将领们自然想要让这些后辈学员们记住自己的功绩,而不是他们犯过的错误。因此当皇帝挑这件事向众人发难,一干将领立刻缩起了脖子,再也没有之前参加凯旋仪式时的骄傲了。

崇祯批评了一通之后,孙承宗、茅元仪等人都主动向皇帝承担了责任,并表示会督促各参战军队重新编写作战记录,方才让皇帝平息了怒气。

批评了众人之后,崇祯这才谈及了总参谋部制定的论功行赏预案。有此前的这一段小插曲,当皇帝颁布预案时,倒是没有将领敢跳出来为自己争功了,从这个方面来看,倒是给崇祯和总参谋部减少了不少麻烦。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商谈,崇祯终于宣布结束了会议,让各军将领回营安顿士兵,好好休整一两个月。不过他留下了总参谋部的成员,说是要同参谋们再聊上几句。

当诸位新军将领离去之后,会议室内顿时显得有些空旷了起来,孙承宗、茅元仪等十几位参谋总部的成员,都围绕着长桌重新安坐了下来。

朱由检看着这些参谋们说道:“朕刚刚对战时大本营成员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借口。行军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这些都是追求战术胜利的经验教训。对于朕的将军们来说,他们能够明白如何去追求战术上的胜利,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但是各位则不同,各位乃是我大明军队的大脑,你们所指定的方针政策,关系到我们大明军队最为根本的作战目的,和我大明国防的资源集中方向。

因此,对于各位来说,大明如何才能获得胜利,敌军为何会遭遇到失败,这是一个战略上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将要灌输给大明军队为何作战的一种信仰。

朕始终不渝的相信,一直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无法承担保卫大明百姓的职责的。即便这只军队拥有不错的战斗力,它也不值得我们去信赖。因为谁也不能担保,它会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背叛朝廷。”

孙承宗保持着沉默,而茅元仪则谨慎的向崇祯询问道:“陛下想要给将士们竖立一种什么样的信仰呢?”

朱由检看了看他,有看了看在座的众人,方才一字一顿的说道:“朕以为,不仅大明的将士们要知道,就是每一位大明人都应当拥有这样的认知:文明必然战胜野蛮,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这不仅仅是大明军队的信仰,也是总参谋部对外宣传大明军队的形象。总参谋部必须要让大明军队始终处于文明和正义的一方,必须要让我们的敌人成为野蛮而邪恶的存在。

朕希望诸位记住,大明军队在国人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同样关系到总参谋部在这个国家居于何种地位。战斗不仅仅是面对面的搏杀,在没有流血的舆论战场上,宣传军队的形象同样也是一场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