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挽明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477章 朝鲜特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从回龙观返回京城的路上,冯铨和钱谦益坐在了同一辆马车内。虽然冯铨没有接受钱谦益的邀请,加入新东林党,反而加入了科学进步党,但是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

陪同皇帝完成了前往天寿山拜祭的任务之后,他们总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趁着返程的空闲时间闲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最近京城发生的新鲜事之后,钱谦益犹豫了一下,便把话题转到了总理衙门招募人员的考试上来了。

“振鹭兄,其实余倒是有件事想要向你请教一番。听说你这次担任了总理衙门的大臣,不知道你能不能给余说说,这总理衙门招募人员的考试,可有什么要求么?”

听到钱谦益突然提起了这个话题,冯铨不由抬头看了他一眼,方才微笑着说道:“牧斋兄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难道你有什么学生还是子弟想要参加这次的考试么?”

钱谦益点了点头说道:“此前大明时报登出了,总理衙门的入职待遇之后,乡间不少亲友和子侄辈便有些动了心思。

你也知道,如今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科举之路毕竟过于艰辛,苏州又是文风茂盛之地,吾乡之人想要取得一个功名,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总理衙门待遇这么高,报考的条件又这么低,所以余就想要替这些亲朋好友问问,看看振鹭兄方不方便说说情况。余也好回去同他们解说一二。”

冯铨低头沉思了片刻,才对着钱谦益直言不讳的说道:“余虽然受命组建这个总理衙门,但是对于这个衙门要怎么去办理,其实心里也是没底。

如果牧斋兄能够推荐1、2干才,那么余倒是不吝收下。不过这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是书面考试,第二场是面试。

余能够施加影响力的,不过是第二场的面试。如果贵亲友能够通过第一场的书面考试,余倒是可以斟酌一二。”

听了冯铨的说法,钱谦益顿时心中有了底,他心情愉快的问道:“这书面考试的内容可定下来了么?”

冯铨想了想才说道:“这总理衙门招募人手的考试,不会只有今年这一次。

如果今年牧斋兄的亲友没有通过书面考试,不妨去燕京大学进修一年,想来下次考试便应当没有什么问题了。

另外,余最近翻阅宋史,正想同牧斋兄请教下,关于怀宗赵昺的生平问题…”

原本还有些奇怪,好端端的冯铨为什么会谈起历史来了,不过他很快便明白了,冯铨的用意是什么。

聊了一会宋史之后,冯铨突然又说道:“其实,余还有一个更好的建议。如果贵亲友有足够的胆量和才能的话,其实不必通过考试,也能弄到一个官职。”

钱谦益有些愕然的说道:“这话怎么说?”

冯铨神秘的笑了笑才说道:“总理衙门管理海外事务,正要挑选一些人员驻扎海外藩国,以调查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维护大明同藩国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员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资格,只要他们能够通过余和陛下的审查,就能被授予官员的资格,如果能够完成2年的驻外特使任务,就能正式登入官籍。

所以,贵亲友若是能够不畏惧海外风浪,倒是可以冒险一试。余可以向陛下推荐,牧斋兄以为如何?”

钱谦益果然生起了兴趣,随口问道:“不知这海外藩国都是什么地方?可是朝鲜王国吗?”

对于钱谦益来说,海外藩国唯一能够能够让他感觉类似于大明,而不是蛮荒之地的,也只有号称海外小中华的朝鲜王国了。

其他地方不是路途上风波险恶,便是气候恶劣,恶疾丛生,风土人情同中华绝不类似,不是他们这些士大夫们愿意让亲友去冒险的地方。

不过,钱谦益显然要失望了,冯铨摇了摇头说道:“朝鲜王国、琉球王国、渤泥王国、暹罗王国还有日本国,这五处地方的人选已经议定了…”

朱由检在武英殿的办公房内,接见了冯铨带来的五名驻外使节人选。

冯铨指着这五人一一为崇祯介绍道:“这位是思鲁公次子刘养噩,字星源。虽是邑增广生员,但是颇有才名,是本次担任朝鲜王国特使的人选。”

随着冯铨的介绍,年逾四十,在皇帝面前还是一副不温不火模样的刘养噩,便上前对着崇祯行礼问了安。

朱由检低头扫了一眼手上拿着的详细资料,顿时了解这位刘养噩的来历。

这位刘养噩虽然只是一个区区生员,但是他父亲是故云南左布政使刘汉儒,娶的继室是李精白的女儿,家世可谓显赫。

刘养噩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对于科举之途却不怎么上心。加上年轻时父兄先后亡故,不得不负担起照料家族的重担,也就干脆放弃了举业。

李精白如今虽然执掌一部,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根基不足。加上当年魏忠贤掌权时,他在山东弄出了一个麒麟祥瑞,上书曰:厂臣修德而生仁兽。

因为这事做的太没有风骨,所以不仅东林党人弹劾他,就算是黄立极等人也颇为瞧不起他。

李精白很清楚,他要想再进一步大约是没有什么可能了,但是现在这个白捡的尚书,他是一定要保住的。

李精白想要弄几个信得过的帮手,又想替自家人安排一条光明大道,于是不免就盯上了总理衙门这个新设立的部门。

他一共有两子一女,长子李麟孙不好读书,但好驰马试剑,博弈饮酒。在家乡喜欢聚拢一帮幕府清客为歌诗,酒后拔剑狂歌,为一纨绔子。

他原本是想要推荐自家长子当一任驻朝鲜特使,2年后返回国内,便能登入官籍而不必再走科举之路。

不过朝鲜王国虽然是海外藩国,但是却最慕中华文化。这些朝鲜人其他东西没怎么学会,倒是把中国的文化学了一个十足。两班贵族虽然有不会说中国官话的,但是基本没有不会认识汉字的。

虽然从倭乱开始,朝鲜国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洗礼,但是这些两班贵族依然还是未改重文轻武的恶习。

身为大明的使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才学,就算去了朝鲜王国,也无法同那些两班贵族结下友谊,若是有事发生时,自然也就找不到可用之人了。

李麟孙虽然有豪侠之气,但是却未必能够折服那班朝鲜王国的两班贵族,也因此被否决了。

李精白于是就想起了自己那位放弃举业的女婿,在冯铨亲自的考察后,认为这位刘养噩的才学和能力已经足够出任朝鲜特使了。

朱由检看了资料后,便对着他提了一个问题:“朕想要问问你,如果你在朝鲜王国担任使者期间,后金再度出兵入侵朝鲜,你会怎么做?”

刘养噩低头思考了一会,才回道:“臣当劝说朝鲜王出兵据守平壤和大同江,然后请东江镇从旁牵制,若是能保住大同江和平壤,则必能保全朝鲜。”

对于岳父对他的举荐,外表看起来无动于衷的刘养噩,其实内心还是很想出来做些事情的。

他年轻时因为要照料亡兄遗孤和幼弟、母亲,不得不放弃了举业,专心料理家业。

但是如今侄子和弟弟都已经长大成人,自家家业也已经稳定,他这名义上的刘家家主,不免就显的有些无所事事了起来。

虽然就这么在家读书写字,偶尔同几位好友一起聚聚,做些赏花饮酒赋诗的风雅之举,让人看起来显得他的生活极为悠闲。

但是刘养噩自己,却感觉到了深深的寂寞。虽然性情淡泊,认为自己可以这样过完一辈子。但是他偶尔心底也会出现一种渴望,渴望别人提起他时,能够说一句他便是沈丘刘养噩,而不是什么思鲁公次子。

因此在接到了岳父的信件后,他左思右想了许久,还是选择了上京,准备谋取这个驻藩特使的职位。为此,他倒是好好的查阅了一遍,关于朝鲜王国的各种资料。

刘养噩很快便注意到,皇帝并没有认同他的回答,这不禁让他开始思索了起来,他想知道皇帝对他的回答,究竟在何处不满意。

朱由检想了想便继续说道:“若是大同江失守,后金军兵临汉城,而城内人心惶惶,都无法组织起防御阵线。你又如何劝说朝鲜王怎样行事?”

刘养噩回想了一下,他过去几日内翻看的,关于大明时报上的几篇文章,顿时毫不犹豫的说道:“臣当请朝鲜王让城别走,只要朝鲜王不陷落在后金军手中,后金就无法克竟全功。

朝鲜便依然是我大明的藩属国,陛下应当在江华岛或汉江口设立船只,以作接应。”

朱由检轻轻拍了拍手说道:“说的好。你现在便是我大明驻朝鲜特使了,希望你在外不要忘记我大明的利益是什么。关于担任特使的其他注意事项,让冯学士回去后告诉你好了。这下一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