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274章 宣府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福清知县周堪赓倒是个做事的人才。”朱由检看着手中奏章不由突然冒出了一句。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心情不错,于是凑趣的问了一句,“这周知县做了什么了不得事,让陛下如此赞赏。”

朱由检随口说道:“福清县多年患盗,这周堪赓上任之后,密令数名机智勇武的县衙捕快,混入了海盗群中,作为卧底,摸清盗群情况后。就趁着海盗团伙集结之际,一举聚而全歼之,连海盗魁首都抓住了。

很不错,周堪赓领导的不错,那几名捕快干的也很好。周堪赓的功劳先放一放,你下令把这几位捕快调入京城来,他们能够打入海盗团伙而不被发现,总有些心得可以传授给社会调查所的调查员的。”

王承恩立刻笑容满面的说道:“陛下法眼如炬,这些捕快能进入陛下的眼界,真是前世积德。陛下钦点之后,他们岂不成了跃过龙门的金鲤了。”

朱由检只是微微晒笑了下,便放下奏章说道:“锦衣卫和东厂都在京城待的太久了,帝都官场所有坏的风气,锦衣卫和东厂一样都有,只不过是程度轻重的问题。

今后不管锦衣卫还是社会调查所,都需要吸收地方或是军中的新鲜血液,而锦衣卫、社会调查所的人也要向下流动,把混吃等死的庸碌之辈赶到地方上去。

朕要的是一只精明强干的部队,而不是一个养老院。”

听到崇祯的批评,王承恩顿时收敛了笑容有些慌张的说道:“臣办事不力,有负陛下托付,实在是…”

“你有什么罪过,你接手东厂也不过几个月而已。倒是这锦衣卫,虽然朕已经一分为二,但是也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骆养性年纪虽轻,做事倒是看不到朝气啊。”

王承恩虽然对可以直接插手锦衣卫的机会蠢蠢欲动,但是很快他就清醒过来了。

连曾经的东厂都被崇祯分成了社会调查所和大明时报,可见崇祯同以往的大明皇帝性格相差极大。在王承恩看来,崇祯缺乏对任何人的信任。

不管是天启还是泰昌或是万历皇帝,他们或是亲信内臣,或是亲信外臣,总还是愿意相信人的。

就是以往陛下还没有登基之前,也是愿意相信自己或是那些东林党人出身的士大夫的。

可是自从陛下登基之后,王承恩就发觉,不管是宫廷内外,崇祯能用人但从不信人。

渐渐明了了崇祯性格的王承恩,很快熄灭了完全控制锦衣卫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不仅得不到控制锦衣卫的权力,也会失去崇祯现在对自己的宠幸。

王承恩思考了下,便说道:“老臣以为,这田尔耕虽然犯过错误,不过做起事来,倒也算不错,不如再让他重新执掌…”

崇祯摇了摇头,王承恩顿时住嘴了。朱由检这才说道:“田尔耕、许显纯这些人,都不能再执掌锦衣卫了,他们之前犯的错误太多,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

再让他们出面执掌锦衣卫,恐怕锦衣卫又会成为朝野舆论的焦点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不过这次京营兵变,锦衣卫毫无察觉就太不应该了,趁着这个机会,让骆养性下去锻炼锻炼,接触下地气。”

“陛下的意思是?”王承恩期待着问道。

朱由检站起来走到了墙边,这里挂着一张他从宝库中找出来的《大明混一图》,这张世界地图还是绘于明洪武二十二年,此后历代帝王就没有再有如此雄心壮志去绘画一幅更精确的地图了。

朱由检分辨了半天之后,才指着距离京城西北400里的宣府镇说道:“建奴占地虽然广阔,但是人口不足,是他先天性的弊端。其吞并蒙古内喀尔喀五部之后,粮食、布匹、铁器、食盐等生活物资必然更为不足。

蒙古人投降于他,固然是迫于后金的兵势,但是武力再强大也不能当饭吃,当衣服穿。蒙古人不是汉人,他们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一旦得不到后金在生活物资上的补给,一定会再次叛离后金。

建奴想要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一是取之于朝鲜,有王化贞、许心素再次牵制,想来今后后金所得必然大不如前了。

二是取之于辽东,有王在晋、满桂、王之臣整顿辽东军,再断绝宁锦屯田之策,后金必然再无可能获得接济。

三就是张家口的商贸了,内喀尔喀五部一去,这张家口原本同蒙古的互市,就有可能变成转道蒙古进入后金的口袋。”

王承恩顿时有些义愤填膺的说道:“这些边军将官好不晓事,不是杀良冒功,就是纵容商贾资粮于敌。臣以为,不如把他们抓起来,好好审问,以震慑九边不法之徒。”

朱由检突然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说道:“被你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王化贞既然都放了,那熊廷弼的头就交给其子拿回去葬了吧。

那个江夏知县王尔玉,逼迫熊兆珪自死,又剥去熊妻身边的婢女衣服打板子,人品未免过于卑劣了一点。皇兄杀廷弼,乃是因其坏国事,这混账东西如此下作,实在有伤皇兄的脸面。

你待会替朕传旨,熊廷弼因为个人成见致偾国事,其罪当死。但是熊廷弼当初在辽东也是有功劳的。古人云:有功当赏,有过必罚。

熊廷弼既然已死,其罪自消。许其子收其首级归葬,念其昔日之功劳,恢复其妻、子恩荫,并令当地发还田宅,停止追赃,赐抚恤金3000两。

至于江夏知县王尔玉,让内阁找个由头,把他赶回家去,这件事就不必写在圣旨上了。”

王承恩小心的恭维道:“陛下真是仁厚之主,想必熊廷弼九泉之下也会感谢陛下的。”

朱由检并没有接话,沉默了一会才说道:“这种事朕就不指望了,不过是给家属一点安慰而已。顺便传诏天下,今后废除脱去女子衣服打板子的刑罚,只要犯女没有涉及逆案,就不得公开进行审案。”

“是,陛下。”

朱由检继续把目光看向了地图说道:“我们还是回到宣府镇上来,宣府总兵黑云龙,万全都司掌印沈继业,钦差巡抚宣府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检都御史李养冲。

区区一个宣化城,就有三个军政大员坐镇,自然是因为宣府镇的位置极为重要,宣府镇所辖长城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余里。

宣府镇是京师西北的第一道屏障,昔日蒙古强大时,入关侵犯所取道路必为宣府、大同两地。

隆庆和议之后,宣大之地未经战火已经快60年了,宣府的兵将究竟还剩下几分战斗力,朕对此深感怀疑。

让骆养性去宣化,社会调查所、大明时报也派出几人,去把宣府镇的军队、将领和地方情况都给我摸清楚。特别是三个军政大员的性格、能力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都要摸清楚。”

王承恩顿时答应了一声,接着便说道:“陛下,社会调查所、大明时报这边,是听命于骆养性还是各自独立行事呢?”

“当然是各自独立行事,社会调查所就以四海商行的名义,安排人员在宣府镇行事,至于大明时报在当地设立一个分社就是了。”朱由检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朱由检停顿了一会,手指从宣化挪动到北面的张家口说道:“张家口是蒙古左翼三万户同我大明互市之地,也是大宗物资从大明出关的必经之路。

让骆养性对此地多加关注,搞清楚控制这个市场的到底是谁,但是先别惊动他们。

张家口东北的独石口,向来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不过此地不是互市之所,纯为驻守之地,因此更要派人进行调查。

5日之后就是元旦,让他们过了元旦再出门吧。明年3月之前,我要看到一个初步的报告。进入3月之后,朕就要对宣府镇的人事进行调整。

至于大同那边,就让锦衣卫指挥使董琨去。大同、宣化两地的镇守太监,三年来一贯报喜不报忧,这是把宫里当傻子吗?让都知监选诚恳谨慎之人替换这两人回来,就如此办理吧。”

“那么陛下,这骆养性、董琨是否以监军的名义派往宣化、大同呢?”王承恩小心的提醒了一句。

“不,以他们在京营兵变中办事不力,贬一级发往大同、宣府两镇,主持军队退役及监管军士粮饷发放事宜。”朱由检仅仅是思考了片刻就决定道。

王承恩正准备下去传达旨意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再次返身再次看着地图,他似乎想起来些旧事。

“独山口这里,让人顺便找找,是不是有一种灼烧之后会吐泡泡的石头,看起来就像是石头被烧开了一样。如果找到的话,就运一些回来。”

朱由检终于想起来了,这里是他曾经去游玩过的地方。附近有着一处露天的沸石矿,沸石可是一样好东西,不管是饲料、农业还是工业上都能用的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