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一、出访印度
www.youxs.org
自17世纪以来,印度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并成为英帝国东殖民地的核心,印度人民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不断掀起民族解放运动。1939年,欧战爆发,英国单方面代表印度向轴心国宣战,却又不承诺给印度以自由和独立的地位。因此,领导印度独立的国大党掀起了更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反对这“没有自由的流血”。
日本乘虚而入,对印度进行分化,与英国争夺在印度的统治。它利用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心理,大肆宣传“亚洲乃亚洲人之亚洲”、“大东亚圣战的目的在于解放亚洲有色人种”、“驱逐英美帝国主义出亚洲”,并利用佛教和日货进行渗透。
在日本政治、经济、宗教的全面进攻下,印度“反英亲日”情绪一度高涨,还有人主张印度的自由独立应为参战的条件。但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经济上考虑,英国是不愿失去印度的,英国被迫答应战后予印度以独立自治,以此争取印度在战争中的合作,但国大党则强调先独立而后参战,双方在独立与参战的步骤上僵持不下。www.xingxingxsw.com 星星小说网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国际形势骤然紧张,日本征服的地区向东伸展到太平洋,向南已达澳大利亚沿岸,向西直逼印度海岸,前锋直逼东南亚,威胁到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面对严峻的势态,中国政府深感忧虑。自抗战以来,日本封锁了中国的全部海岸,切断了中国海外联系,因此,战时中国要获得军火物资的援助,就必须依靠西南的交通线,由印度和缅甸转至中国。如果印度在此关键时刻背离盟国加入轴心国,或日军攻占印度,则中国将被完全包围,导致抗战的极大困难。
重庆政府对英国当局能否控制住南亚局势、抵挡日军的进攻很表怀疑,因此蒋介石从中国和世界大局出发,认为有访问印度的必要,其目的一是与英国人商讨协防战事,二是协调英印关系,使印度加入盟国作战,三是与国大党取得进一步联系,促进中印合作,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考虑到与英国的关系,蒋介石对英国则称此行是以亚洲同种人的身份,劝说印度国大党与英国冷静协商,一致协力抗日。
但英国对此心存戒备,反应十分冷淡,不愿意别人插手其内部事务,不过考虑到盟国关系和对日战争,只得同意。1942年1月28日,英国通过驻华大使通知重庆,表示欢迎访问,但又提出若干应注意之点:一是印度总督认为蒋介石应保守访问秘密,并于离印时发表一则消息以促进印度对于共同抗敌的全面合作;二是希望蒋介石致甘地、尼赫鲁各一电,要他们前往新德里相见;三是总督希望在蒋介石会晤甘地、尼赫鲁之前先行拜访蒋介石;四是希望蒋介石能接见印度回教领袖真纳。
1942年2月4日下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率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办公厅主任商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教育部长张道藩、驻缅总领事保君健一行10余人,在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及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邓尼斯陪同下,从重庆出发,中经缅甸腊戍、印度加尔各答,飞赴总督署所在地新德里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当晚9时30分,蒋介石夫妇抵达第一站腊戍,并与英国驻缅甸总司令哈登会谈,双方商讨了加强中缅合作、互设外交性质代表及防止日本间谍在缅甸活动等问题。
首先,蒋介石夫妇会见孟加拉省省长赫白脱、印度总督林里资哥、英驻华大使卡尔及英国驻印军总司令哈特莱,并多次晤谈,就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
第一,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蒋介石夫妇在新德里总督欢迎会上指出:“溯自日本第一次入侵中国领土,中国人民即一致奋起,发挥高度之热情与坚忍不拔之勇气,为公理、爱国之心与不自私之心所驱使,以迈赴共同之目的,期于忍受痛苦与牺牲后,得能产生一新世界,而使男男女女都能享受和平与幸福之生活也。”
印度总督则盛赞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说:“我们现在很荣幸得与中国并肩作战,以对付残酷的侵略者。就是在成立同盟以前,我们对中国英勇坚毅的抗战,也早有钦敬佩服的心理。中国的英勇对于我们有很大的鼓励。”
第二,提出应加强战时合作,双方表示了加强合作的愿望。中印两国的友谊十分悠久,在地理上虽有阻隔,但是对文明进步和自由的追求克服了这种阻隔。林里资哥认为,“两个伟大的国家共有8万万人民,占世界人类的1/3,只要中印一心,为共同目标共同努力,中、印、英和一切盟邦的最后胜利必将早日到来。”蒋氏夫妇深表赞同。
关于中印间的物资运输。蒋介石夫妇在会见孟加拉省省长赫白脱时特别强调,以前缅甸为中国物资经运的孔道,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加尔各答不仅是中国航空公司航线的终点,且成为中国另一个物品海运的中心,因此要求赫白脱对于中国物资经由加尔各答转运予以全力协助。赫白脱欣然表示同意,并建议在加尔各答设置一个类似“对华交涉署”的联络机构,以加强双方联系与合作。
关于缅甸战事,蒋介石夫妇认为在联合抵抗侵略的战争中,特别对于中队入缅作战,英方可充分信任中方的合作与援助,并保证中国会尽最大努力保卫缅甸,因为这是盟国间彼此问应尽的义务,英方则表示不惜任何代价保卫缅甸。
另外,在2月15日与卡尔的会晤中,还商讨了改进中国密电,印缅与中国互设半外交性质常驻代表,及建立中、美、英联合对敌宣传机构等问题。
第三,建议英国政府给印度以自治领地位,战后再考虑给印度以独立。2月10日,蒋氏夫妇正式会见林里资哥。英国政府对蒋氏夫妇到来是心怀戒心的,担心他们会充当“审判官”角色,插手英印纠纷,偏袒国大党。因此林里资哥在2月10日的会晤中直言相告:“阁下暨夫人与尼赫鲁的友谊很好,这是印度国民同知的事情。阁下此次前来,国民大会分子在报纸曾经大力传播消息。如果在民众心目中留有印象,以为阁下此来有如审判官地位,将判断是非曲直,并且袒护国民大会的,那么将使我感觉十分困难。这种印象绝不利于联合作战之努力。”因此建议:“希望阁下接见尼赫鲁之后,并接见其他各党的领袖。”
蒋介石夫妇在同英印政府要人协商的同时,还数次会见印度势力最大的国民大会党领袖并作深入交谈,劝导印度人民与英印政府妥协,积极参战。
2月11日,蒋介石夫妇在新德里接见了印度国民大会主席阿柴德和执行委员尼赫鲁。
“印度国民对太平洋战争的态度如何?”蒋介石开门见山问。阿柴德说:“我们的手足为英国所挂桎梏,无法参加努力作战。”
“如欲使印度得能参加作战,英方应当如何改变态度?”蒋介石问。
“英国给我们独立,我们可协助战争。假使手中无权,对战争也就无能为力。”阿柴德回答。显然,在给予印度以自治领的地位问题上,双方未取得共识。
第四,建议加强印度的军事防卫。蒋氏夫妇对于英印间的冲突及印度内部的不和非常忧虑,他们此次来印一是“欲知印度是否上下一心,军民合作,”二是欲知印度的作战力量,目的是保卫印度,从而避免中国四面被围。经历长期战争的磨炼,蒋介石深知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因此一到新德里,就于当天上午会见英国驻印军总司令哈特莱,后又多次会见。
蒋介石了解印度的军事力量和防卫后,对日军进攻的可能性作了分析:日军进攻印度,十有九成不必自缅甸陆路进攻,它可以用海空军扰乱沿海一带,打击印度士气,使印度人民慌张混乱。如果要从陆路进攻,现在可以分出五六师团来。当日军进攻时,印度是否有足够多的防卫力量呢?蒋介石认为“印度没有足够的军队以保卫印度”,而要保卫的海岸线又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可以采取的战略是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少数战略据点,待敌前进到相当距离,地势于印度军队有利的时候,即行反攻。这样的战略比较有利,哈特莱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但是谈到防卫重点时,双方发生分歧。蒋介石夫妇从战略出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集中力量于东北及西北,日本进攻印度,第一步可能是侵略锡兰,因为印度在东北面保持与中的联络,在西北方面保持与苏联军队的联络,将来的海道交通是靠不住的,必须依靠陆路的交通。而哈特莱则说,参谋会议认为锡兰是次要城市,日军不会那么远地前来进攻这里,虽然锡兰附近有遇见日军主力舰的危险,但他们不过是想扰乱东北及印度工业中心而已。蒋介石对此持异议,坚持敌人将先进攻锡兰的看法,而且认为锡兰如果失陷,孟买与卡查克就在日军的威胁之下,因此必须用各种方法不惜代价保卫锡兰。日军占领锡兰,如果德军再从近东前进,如此就很便于日、德会师。不言而喻,后果是严重的。英国并未引起重视。
www.youxs.org
2月18日上午12时10分,蒋介石夫妇赶至加尔各答的一个私人寓所会晤甘地,在座的有尼赫鲁、甘地秘书、董显光、张道藩。“我见先生身体健康,心中颇感欣慰。”蒋介石向甘地问好。
甘地答:“人人以为我的身体甚佳,也就是各方面对我的希望很多,我真不知如何竭尽绵力以答各方面的雅望。贱躯表面很好,实已枯萎。”当时甘地已近80岁。他转而说:“阁下与显贵者如印度总督等谈话,当然需要正式的通译官,对我这样一个老头子谈话,似可不必拘此,尊夫人英语极为流畅,声音极为悦耳,即烦夫人翻译如何?”宋美龄当即表示说:“很好。”
“阁下革命有阁下的武器,我有我的武器,你的武器声音洪亮,我的武器则寂然无声。”接着,甘地说了他的武器——非暴力不合作的起源及过程,认为“它已经给我们国民以希望及勇敢,并且训练了大批民众,起而对抗世界上最大有组织的武力。我的目的就是要用非暴力来完全有效地代替今日世界处处横行的暴力”。
宋美龄问:“先生以为先生的方法已经获得部分成功,如果时间因素有利,还要用它完全这样做下去,是不是这个意思?”甘地说:“非暴力政策从来没有失败过,所以我不会让新的形势使我恐惧得无所措手足。”
蒋介石:“我认为不必等到日德入侵,不如从英国人手中直接取得自由。先生已艰辛奋斗了41年,时间非短,而革命尚未完成。”蒋的意居是,印度支持盟国(特别是英国)尽快打败日本人,可早日取得自由,而如果一旦日本人入侵了,则印度独立的日期将大大延长。
甘地坚持说:“即使独立也不愿以暴力来得到,否则我50年的生命史重新写过。我不以为一个日本军比他们更加恶劣,英、美的民主主义是假面具,他们只为了白种人的利益,从黑人手中偷窃了非洲的土地,南非土人可以像兔子那样随便给欧洲人杀害;黑人无论受过怎样的高等教育,在美洲是不准与白人同车的。对于被压迫的民族,任何外族统治者都是一样恶劣,只有印度获得自由方能解脱英国的屠杀或其他外族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