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1255再铸鼎

第879章 莫卧儿大元 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华夏四年,3月16日,印度,德里苏丹国,坦盖尔城。

“来了,他们来了!”

一行骑兵匆匆自北而来,进入坦盖尔城外层层叠叠的军营中,带来了北方的军情。

大约百年前,一伙突厥军事集团自阿富汗进入印度,一路攻城略地,征服了富庶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后来又有强人在德里自立为苏丹,建立了诺大一个王朝,史称德里苏丹国。这个坦盖尔,就是德里苏丹国东部孟加拉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

藏布河(雅鲁藏布江)发源自青藏高原,向南跨过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途中与自西而来的恒河交汇,然后折转向南入海。坦盖尔就位于这两河交汇处的东侧,由于位置重要,是由德里苏丹亲自掌控的一座重镇。

这一队骑兵进入军营后,很快被卫兵护送到中央帅帐之中,将前线将领写的信和一份简易地图呈给了坦盖尔总督阿拉乌德丁·卡尔吉。

阿拉乌德丁是被苏丹吉亚斯丁委派过来管理这座城市及周边地区军政的总督,他的家族是德里四十家大贵族中排名前列的一个,在权力中枢中位置显赫,他本人也野心勃勃,试图在任上做出一番事业来。

不过近年来,他和整个德里苏丹国都遭遇了来自外界的挑战。

在海上,东方商人打着西洋公司的旗号,给这个传统国度带来了不少新东西,也带来的不少混乱。

在西方,河中王真金收服了故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势力后,咄咄逼人,不断南侵,蚕食德里苏丹国的地盘。

在东方,元军余部跨越大山大山进入印度,收服了诸多小国,一路向海边席卷过来——阿拉乌德丁作为镇守坦盖尔的总督,便要直面这一路的威胁。

近来,元军又咄咄逼人发动了攻势,阿拉乌德丁不得不从周边征集大军以应对。此时他已经等待军情多时了,对着地图简单一扫,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对信使问道:“这次对方来了多少,有多少莫卧儿人?”

信使喘息未定地答道:“数量极多!基拉塔人可能有好几万,莫卧儿人也至少有一万!”

阿拉乌德丁心里一颤,惊道:“竟有这么多?!”

实际上,元军对于德里苏丹国来说并非陌生人,当年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便有一路自阿富汗南下,试图攻入印度。但彼时德里苏丹国正值壮年,兵强马壮,硬是把这些同行给堵了回去。后来的察合台汗国也不死心,一直觊觎印度,多次与德里苏丹国摩擦,但直到被真金攻灭也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几年前阿拉乌德丁知道元军的威胁后,很快就探明情报,认出了他们是老对手“莫卧儿人”(蒙古在波斯语中的发音)。

一开始,元军并未立刻进犯德里苏丹国的疆土,而是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尔掸国开刀。

尔掸国(阿萨姆王国)是来自东方的傣人建立的国度,治下民众也多是黑发黑眼的东方人种,被印度人称呼为“基拉塔人”。德里苏丹国之前也与此国交战过,但当地人骁勇善战,未能取胜。而元军到来后,凭借中原磨练出的精兵和先进的火器,在当地不断攻城略地。不仅于此,他们还发挥擅长的政治攻势,对尔掸兵将许以丰厚报酬,将他们不断拉拢过来,越打势力越壮。

而当元军雪球越滚越大,将尔掸灭国之后,就紧接着向南发动了攻势,抢夺德里苏丹国的土地。

阿拉乌德丁对此并非没有防备,早就在边境屯驻了兵力待敌。可是,没想到这帮新莫卧儿人跟老莫卧儿人完全不一样!

过去跟察合台汗国对战的时候,对方虽然弓马娴熟、装备精良,但也就那样,跟自家多年训养的勇士半斤八两。而面对这些新来的元军,过去的经验就用不上了,对面拿大炮一轰,火枪一放,自己这边就稳不住阵脚了,那些冲击迂回的战术还没用上就败了。

到现在,德里苏丹国在东方已经节节败退,元军又趁着雨季未至,顶着炎热的天气发动了一波大规模进攻。为了抵御他们,阿拉乌德丁把周边兵力都集中到了这个坦盖尔城,准备决一死战。如果此战再败,那么多半整个孟加拉地区都会落入元国之手了。

而到了今天,元军已经突破了北方的德里军前哨,即将抵达坦盖尔城了。

阿拉乌德丁仔细看了看前线报告,又在一副稍精细些的地图上做了些标注,最后恨恨地说道:“莫卧儿人……卑鄙!”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彷佛是为了应和东方元军,西边的真金部也发动了一轮猛烈的进攻,德里苏丹国两面受敌,兵力捉襟见肘,因此未能调动足够的力量迎敌,只能被动挨打了。

但也没办法,大敌临头,总不能就这么跑了。他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挥手道:“再探,再报!”

……

当日下午,元军先锋自藏布河上乘船而来,抵达坦盖尔城西北,开始在河边排兵布阵。

这次元军南征,总兵力足有五万之数,浩浩荡荡,不可能一次就全挪移过来。现在抵达的是他们的先头部队,人数大约八千,但较为精锐,足有一半是正牌元军,剩下的则是之前收服的黑目仆从军。

太傅陈嵬统摄元国西南大政后,面对当地复杂的人种和文化局势,重新划分了国民等级。从元国故地一路跟过来的,无论是何出身,皆为“国人”;在蒲甘、尔掸一带收服的样貌与唐人相似的各族人民称“黑目”;在征服过程中投诚的其它印度人称“顺民”;其余被强行征服的印度人则是最底层的“役民”。之前元军攻入尔掸的时候,黑目人曾经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被收服之后又一转成了元军的左膀右臂。这次元军总共出动了五万,其中倒有差不多三万是黑目军。

以往的战争中,多半是黑目军在前先战,而数量较少的正牌元军在后压阵,关键时刻出手。但这次则有不同,为了尽快稳住阵脚,反倒是正牌元军在前列阵待敌,而黑目军在后修建营地,铲子纷飞,一道道壕沟和土墙被迅速挖掘出来。

“都卖力点,把土都拍实了!”

元将王达在后方巡视督促了一圈,然后策马向前来到主阵之中,在马背上一跃而起,看向前方的战场。

果不其然,德里军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趁着元军人不齐的机会大举出动,试图先击败这批先头部队。南方的地平线上,敌军蜂拥出营,铺天盖地地向北运动过来。

其中,占据了大头的步兵行动速度较慢,一时半会儿也走不过十多公里的距离,而骑兵行动较快,很快与前出侦察的元军骑兵交战,将他们驱逐了回来。

印度骑兵声名不显,但实际上颇为精锐。德里苏丹国的军制是典型的封建采邑制,贵族们在各地广设“伊克塔”,取土地供养骑士,培养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正是凭借这些骑兵,他们才能征服大半个北印度地区,并将察合台汗国拒之于门外。

现在,这些封建骑兵也是阿拉乌德丁手上最大的依仗,他在坦盖尔集结了约莫三万的战兵,其中有三千都是这样的精锐。元军之中有两千国人骑兵,还有一千多黑目骑兵,数量与他们相仿,但装备和配合要稍逊一筹,现在面对成群结队冲来的德里骑兵无心硬抗,纷纷向后方归阵。

而德里骑兵趁势逼到元军阵前近处,一直到不足千米处才停下,然后重新整队,虎视眈眈。

元军除去骑兵,还有约两千的步兵,现在分了左中右三队各自列成空心方阵待敌。德里骑士们对着这单薄的队形指指点点,跃跃欲试,似乎大有一举将他们冲散的意图。

看他们这样子,王达乐了,一挥手道:“还真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好,先送他们点炮弹尝尝!”

这次元军是乘船而来,运力相对充裕,足足运了三十六门野战炮过来,分两个炮阵部署在了步兵方阵两翼。不多时,两个炮阵便先后开火,几十枚炮弹伴随着巨响向对面的德里军呼啸而去。

它们只是简简单单的实心铁弹,但威力依然不容小觑,落入人群后轻松穿透铁甲和血肉,触之者无不当场倒地,不死也是一个重伤的下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