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到来,山东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就要启程前去见驾。
朱标早就料到这一点,提前一步知会各地方衙门。
没有召见就不要来了,管好地方,配合金钞局工作就好。
即便如此,他刚到的时候,山东布政使也带领上百位官吏、士绅前来参拜。
朱标看着这位布政使,心里暗叹不已。
倒不是针对这位布政使,而是因为别的事情。
按照规定,布政司的最高领导应该有三个。
分别是主管行政的左右布政使,以及主管司法的按察使。
但因为胡惟庸案和赵瑁案,职务出现大量空缺,导致山东布政司就只剩下一个布政使。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布政使权力过大,不利于政局稳定。
可这种重要位置,一时间还真不好填补。
低级官吏可以通过选拔民间人才来担任,高级官吏必须要经过系统培养才行。
主要是缺口实在太大,人不够用了。
这也是他不愿意大开杀戒的原因。
但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加强监管,尽快将空缺补上。
很快朱标就安顿好,开始了工作。
他当然不会说自己的真正目的,表面上就是来推行宝钞新政的。
根本就没有人会怀疑。
暗地里则派人去打探,民间关于黄河的舆论。
百姓的反应嘛,其实没多大反应。
黄河夺淮入海已经过去二百二十余年,期间连年战乱,百姓流动也很大。
到了当前,百姓关于黄河的印象,就只有那一条故道了。
也就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人,还在流传一些不知道真假的传说。
有黄河会如何,他们不知道。
可能会好一点吧,但谁知道呢。
再说了,这么大的事情哪轮得到小民百姓操心。
上面的人说要改道,难道我们还能反对不成?
与其关心这个,还不如关心一下一顿吃什么。
看到这些,朱标却松了口气。
他深知,在没有见到确切好处之前,想让百姓同意很难。
只要他们不反对,事情就已经成了九成。
现在就看士绅阶层的反应了,他们才是关键点。
他们读过书,有一定的见识。
关键是,下能裹挟百姓,上能勾连百官。
不把他们摆平,什么事儿都不好办。
士绅的反应就两极分化了,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坚决反对。
因为他们家的地就在这里,黄河回归故道要冲毁他们家的田。
且万一失控了怎么办?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
离黄河故道比较远的,则是敲锣打鼓的欢迎黄河回归。
有了黄河水灌溉,他们家的旱田,立马就变成上好的水浇地。
且黄河水运的便利,他们也能享受到。
至于黄河失控?我家离的远,问题不大。
实在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但总体来说,还是支持回归故道的更多。
原因很简单,住在黄河故道的毕竟是少数。
看到这里,朱标就更放心了。
大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意见就可以被忽略。
而且这些人之所以反对,不过是想要好处罢了。
只要朝廷在别处给他们划一块地,他们比谁都积极。
少数强硬分子也有办法,赵瑁案和假钞案,可以量身为他们打造一整套罪证。
作为仁慈的皇太子,允许他们二选一。
但还有一个群体不能忽略,那就是读书人。
而且正如朱标所预料的那样,这个群体意见最复杂。
有认为要让黄河回归故道的,重现昔日荣光。
有反对的,太危险了,没人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还有人墙头草,认为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不过好消息是,反对的人也大多是担心风险太大,而不是反对回归。
这让朱标彻底放下心来。
到了这一步,事情差不多已经明朗。
但朱标依然没有表态,或者说在朝廷正式下令之前,作为皇太子他是不会表态的。
但不表态,并不意味着不能稍稍透漏一点倾向。
之后他就动身前往河南,路上他感叹了一句:
“若是黄河还在就好了,乘船一日就能从山东到达河南,免了路途奔波。”
永远不要低估,下级官吏揣测上级心思的能力。
这句话传出去之后,原本态度暧昧的山东官吏,纷纷表示支持黄河回归故道。
有了官方的表态,舆论渐渐的向着回归故道转变。
就连最不关心此事的百姓,也开始讨论起来。
朱标的那句话,也先一步传到了河南。
所以等他到达之后,河南这边的舆论风向,清一色支持黄河回归故道。
这里的官员还试图打探他的口风,获得更确切的消息。
朱标自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故意说道:
“黄河改不改道不是我们说了算,要有专业人才勘探,拿出证据才行。”
此言一出,官吏们心中就什么都懂了。
太子殿下这是想要详细数据。
而太子殿下代表的是陛下,也就是说陛下想要数据。
这东西我们没有,但可以找人勘探啊。
妥了。
马上找懂河务的人去办。
之后朱标就不再谈论黄河改道之事,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是画蛇添足。
接下来,他将心思都放在了宝钞新政上。
时间已经进入六月份,到了发行新钞的时候了。
宝钞新政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就看这一哆嗦了。
就算有再大的事情,也要为此让步。
-----------------
时间线退到半个月前。
在完成黄河改道的布局之后,朱元璋就带人来到宝钞提举司的仓库。
各种面额的宝钞,码放的整整齐齐,犹如小山一般。
即便陈景恪见多识广,腿也有点软。
这可都是钱啊。
不过还好,不需要扶椅子就能自己站稳,没有丢人。
朝旁边的朱雄英和徐允恭看去。
发现朱雄英就是有些兴奋,别的都还好。
想一想就明白原因了,太孙,啥场面没见过。
徐允恭就没这么淡定了,从他不停滚动的喉结,和略微有些颤抖的手。
就能看出心中是多么的亢奋。
这让陈景恪心里平衡了许多,丢人的不是我一个啊。
“老徐,啥感觉?”
徐允恭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老实的说道:
“我算是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了。”
“看到这么多宝钞,我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陈景恪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思,说道:
“是啊,在来之前我觉得自己能视金钱如粪土。”
“可亲眼见到这么多钱摆在眼前,说不动心是骗人的。”
“嘿。”朱元璋戏谑的声音传来:
“看你们俩那点德行,这就忍不住了?”
“要不带你们看看剥皮萱草,让你们清醒一下。”
两人猛摇头:
“不用了不用了,看到陛下我们就已经清醒了。”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别贫了,宝钞新政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了,你们可要帮我盯牢了。”
徐允恭回道:“陛下放心,押运宝钞的人已经安排妥当,保证出不了问题。”
朱元璋颔首道:“你办事我放心,开始吧。”
徐允恭一声令下,仓库内的官吏就开始轻点宝钞,分类搬到外面。
仓库外面,十三支由禁军和稽查司成员组成的队伍,早就严阵以待。
他们负责将宝钞运送到十三个省,移交给当地的金钞局。
然后金钞局按照既定的办法,将这些宝钞发行出去。
按照朱标的计划,这些宝钞将优先在应天府周围的几个省发行。
原因很简单,这里最富裕,人口最密集。
只要能在这里流通开,别的地方就好办了。
所以,仓库里的宝钞,八成都是送往这几个地方。
剩下的两成则会送到偏远地区。
随宝钞运出的,还有两条新律:
一、各衙门、商铺、个人不得拒收宝钞,违者惩处。
二、新钞换旧钞,原价兑换,为期半年,大年初一旧钞将全面停止使用。
朝廷不可能只通过金钞局发行宝钞,还有别的途径。
比如官吏的俸禄,朝廷的赏赐等等。
进入六月份,百官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俸禄,其中一半是粮食,一半是新钞。
朱元璋也赏赐出去不少。
百官拿到新钞,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拿到了俸禄,忧的是谁也不知道新钞到底如何。
万一还不如旧钞呢?
说起旧钞,百官心中更是苦涩不已。
以前拿到宝钞,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花出去,根本就不会存起来。
结果呢,三个月前盐商入场。
宝钞的价值一天比一天高。
一开始原价,没几天就变成了高出面额一成的价格收。
又过几天,价格提高到了高出面额的两成收。
到了后面,甚至有人喊出了两倍的价格收购。
盐商自然不傻,他们这么做实在是盐的利润太高。
即便两倍价格收购宝钞,他们还是能赚的盆满钵满。
盐商将市面九成的宝钞扫走,大大减轻了朝廷推行新政的阻力。
但百官心里却不停的骂娘,为啥不早点推出新政?
为啥我不将宝钞存起来,要是存起来这一波身家就能翻倍啊。
不过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真正难受的是,他们那低到令人发指的俸禄。
勉强能养家糊口,其中宝钞还要贬值,想存也存不住啊。
现在朝廷又出新钞,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不管了,至少现在新钞还没贬值,赶紧花出去换成物资吧。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百官发俸禄的第二天,大街小巷就出现了许多奴仆,拿着新钞疯狂采购。
其中以应天府最多。
朱元璋得知此事,气的脸色发青,但也知道无法阻止。
各家商铺碍于朝廷的律法,也不敢不收新钞。
拿到手之后,他们就震惊了。
这新宝钞,太不可思议了。
之前他们只在宣传中听说过新宝钞,什么会变色,什么绝对不可能被仿制……
百姓都是当笑话听的。
可现在亲眼见到真正的宝钞,他们才知道,宣传里说的都是真的。
这宝钞竟然真会变色。
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太神奇了。
而且纸的质量也好,一抖就哗啦啦响,太好听了。
他们心中情不自禁的升起一个念头,这么神奇的宝钞,或许真的能保值啊。
但……还是算了,宝钞再好那也是纸,谁敢赌它会不会贬值啊。
赶紧花出去吧,别砸自己手里了。
而下一个拿到宝钞的人,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生怕砸在自己手里。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此举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不过这种快速流通并非常态,如果朝廷没有办法兜底,新钞必然会贬值。
靠政令是没用的。
这时,朱标几个月的准备,作用就显现了出来。
前面已经说过,六月是缴纳夏税的时间。
百姓拿到宝钞之后,立即就去衙门交税。
然后发现,税吏们竟然没有丝毫为难,按照面额收下了。
还有人去金钞局的仓库兑换物资,发现依然能按照面额购买。
而且金钞局提供的物资,质量比一般商铺还要好。
然后大量的百姓开始去金钞局兑换物资。
刚刚流转出去的新钞,再次回到了朝廷手里面。
朝廷仓库里还少了一大堆物资。
百官一边偷着乐,一边等着看朝廷怎么收场。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却笑了。
“应天府发出去一千万贯新钞,回到朝廷手里的只有六百余万贯。”
“还有三百余万贯留在了民间,也就是说已经有部分百姓认可了新钞。”
“就是不知道别的地方情况如何。”
陈景恪也松了口气,第一步已经成功,不过现在远未到高兴的时候。
重头戏还在后面。
金钞局自然不能将这六百多万贯新钞留在手里,而是要想办法花出去。
怎么花?
很简单,采购本地的特色商品。
然后运送到外地,交给外地的金钞局。
同样的,外地的金钞局,也会将他们那里的特色商品,运送到本地。
外来的商品填补了仓库的空缺,等着百姓过来兑换。
一开始进行的磕磕绊绊,毕竟百姓还是不信任宝钞。
一看来采购的人,拿的是宝钞,心里就想骂娘。
但随着交易一次次进行。
百姓发现,自己每次都能从仓库兑换到物资,甚至还能兑换到外地的物资。
慢慢的心态就变了。
随着交易的往复循环,百姓对宝钞的信誉逐渐提高,愿意暂时持有宝钞的人越来越多。
朱元璋每天都要看一遍各地宝钞汇报。
看到宝钞信誉一天天积累,他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很让他开心。
在这种交易中,金钞局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能让金钞局一直经商呢?如此就能缓解朝廷的经济压力。”
陈景恪大惊失色,连忙阻止:“陛下,万万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