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一直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但是,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晋献公问大臣荀息:“我想消灭了虢国和虞国,将它们的版图并入晋国国土。有何良策?“
荀息,姬姓,原氏,名黯,字息,故名原黯,曾任晋武公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今山西襄汾县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据史料记载,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荀息为人忠诚,足智多谋。
当年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强迫大批百姓,耗用大量钱财,建造极其豪华的九层的高台。他怕臣子们劝说阻止,就下令说:“谁敢劝阻,格杀勿论!”
荀息很为国家担忧,他求见晋灵公。晋灵公认为荀息是来劝阻的,就举起箭,拉开弓,等着他来,只要他一开口规劝,就射死他。荀息拜见晋灵公后,装作轻松愉快的样子,说:“大王,我是来表演一个小技艺,让您开开心的。”
晋灵公问:“什么小技艺?”
荀息说:“我能把12个棋子堆起来,上面再加几个鸡蛋。”
“哎,这玩艺儿有趣!”晋灵公一下来了劲,忙摔下弓箭,命侍从拿出棋子和鸡蛋。荀息认真地先把10个棋子堆起来,然后又把鸡蛋一个一个地加上去。旁边观看的人,担心鸡蛋会掉下来,都紧张得屏住呼吸,瞪圆眼睛。
晋灵公也惊慌急促地叫道:“危险!危险!”
荀息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说:“好,我也愿意见识见识。”
荀息见时机已经成熟,就不再作别的表演,立起身子,无限沉痛地说:“启禀大王,请让我进几句话,臣即使死了也不后悔!为了建成九层的高台,三年没有成功,国内已经没有男人耕地、女人织布了;国家的库存已经空虚,邻近的国家将要侵犯我们。这样下去,国家总有一天要灭亡的。建造高台,就像这叠鸡蛋一样危险,请尊敬的大王三思而后行!”说着泪滴衣襟。
晋灵公见荀息说得合情合理,态度婉转诚恳,这才明白建造高台对国家有这么大的危害,叹了口气,说:“我的过失竟然重到这种程度了!”于是就下令停止建造高台。
荀息辅佐晋献公也是忠心耿耿。他见晋献公即位后的数十年间,晋国实力大增,为了打通了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通道,荀息便献上一计:假途灭虢。
荀息道:“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需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以此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
晋献公说:“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可是我的宝物啊!”
荀息见齐献公不舍得,便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
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他肯定不会中计的。”
荀息回答说:“宫之奇为人懦弱,决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虽然进谏,虞君不会听从他的。”
晋献公就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
同时,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
虞公得到良马美璧,自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便答应了借道,而且自己还请求先去进攻虢国。
宫之奇劝阻道:“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
虞公不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虞公就带兵进攻虢国。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
班师回国时,晋国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
虞公更是大喜过望。
已经到了夏季。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
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
晋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
此时,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灭亡了下阳。
虞公赶到城外时,见京城中起火,后悔晚了。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这就是《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指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假途灭虢“。《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晋献公用假道伐虢之计消灭了虢国和虞国,将它们的版图并入晋国国土。又将周边的耿国、霍国、魏国吞并。
阴历九月,晋献公奔赴葵邱之会不果,于中途得疾,至国还宫。
骊姬泣道:“君遭骨肉之衅,尽逐公族,而立妾之子,一旦设有不讳,我妇人也,奚齐年又幼,倘群公子挟外援以求入,妾母子所靠何人?”
晋献公曰:“夫人勿忧。太傅荀息,忠臣也,忠不二心,孤当以幼君托之。”
晋献公于病榻前召见荀息,委以托孤重任:“我将这样小的孤儿托付于你,你将如何对待?”
荀息叩头答应说:“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9月,晋献公去世,一代雄主晋献公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晋献公有比较明确的国家战略发展方针,深谋远虑、举重若轻。这就是在政治上对内以血腥残忍的手段削弱同姓公族的势力,大力度强化中央集权;对外故作姿态,显示“尊王“的态度,以捞取优厚的政治资本。在军事上一方面积极扩充武备,增强军力,“先为不可胜“,另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伺机吞并小国,打击戎狄势力,开拓疆土,进而争霸逐雄。在这一高明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晋国走上了迅速强盛的道路。特别是晋军攻灭虞国之后,晋献公慷慨大方,“归其职贡于王”,即把虞国的贡纳和赋税呈献给周惠王,解了周室缺钱少粮的燃眉之急。这些做法,与其父晋武公在位之时发兵攻打周室,杀死成周的夷邑大夫夷诡诸,逼走成周执政大臣周公忌父的行径不啻有霄壤之别。晋献公就是通过这种姿态,轻轻松松赢得“尊王“的美誉,在一众诸侯国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声誉!
骊氏姐妹请出骊戎先祖的牌位,二人让卓子登基之后欲将晋国公的尸体投入火炉中。
朝中众臣纷纷斥责骊氏姐妹与优施的胡乱行为,他们想要按周礼让晋国公入殓王陵,骊氏姐妹却一意孤行。
骊姮让奚齐穿上国主服坐于龙椅上,奚齐继位之时便是她骊戎国复苏之时,届时她会让奚齐换上骊姮国国主的衣服。
诸公子争位,晋国大乱。
晋国大夫里克和丕郑父,因死去的太子申生是被骊姬杀害的,想接回重耳。于是就借申生、重耳、夷吾的党徒作乱,对荀息说:“三个仇家将要行动起来,外有秦国,内有晋国百姓帮助他们。您将怎么办?”
荀息说:“献公临死前曾遗命荀息拥立奚齐为君,我不能辜负先君的遗言。”
相国荀息作为托孤之臣,按照晋献公的遗命,奉奚齐为晋侯,骊姬为国母,自己当上了相国,总管国家大事,另外曾经帮助骊姬夺嫡的外臣梁五、东关五也得以加封为左右司马,率领晋兵,悄无声息的就对军事大权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