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造反成功吗

朕能造反成功吗

第六十三章 军队的差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率领大明最后的十余万大军败于李自成,后果是山西无兵可用,堂堂山西总兵周遇吉手里才几千兵,各地更是无兵可守。

朝廷没钱没粮,地方上没有补给,周遇吉寸步难行。

这样的局势下,大明已经亡了,差别只是敌人何时攻入京城而已。

朱由检从来没想过要与李自成硬碰硬。

地方上的乡绅们寻找自己的出路,李自成大军过黄河之后,加入李自成队伍的乡绅越多,贼军声势就会越大,乡绅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更多的地方主动归降。

费尽了心思,积攒了只能摇旗呐喊的两万新军,目的是保障京城还能属于自己。

接下来的关键是关宁军。

关宁军还认不认朝廷。

根据自己的判断,关宁军现在还是可靠的,虽然听调不听宣,却也不会造反,不过朱由检需要确认吴襄的态度,这件事关系太大。

经过自己的敲打,吴襄变得沉默了些。

大殿寂静了片刻。

朱由检才开口询问。

“祖大寿投降了胡虏后,他在辽东的威望甚高,以至于许多人不再反抗胡虏,竟然主动归附,所以吴三桂手里的人有没有受到影响?”

吴襄听到皇帝竟然提出祖大寿,内心有些苦涩。

辽东太多不愉快的回忆。

主要是皇帝为什么会问这个。

只不过片刻时间,吴襄答道:“回陛下,辽东人不信胡虏,虽许多人投降胡虏,为胡虏卖命,只是为了保命罢了。”

“真的?”

朱由检好奇。

吴襄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变了个人。

“胡虏老奴惯会迷惑人性,最初的确迷惑了许多百姓,很多人拖家带口去投奔他,也是因为如此,让许多人没有防备。”

“终于在万历四十七年,老奴以贸易的名义,偷袭攻入开原铁岭,使其一举拿下我大明的边防重镇,掠回的人畜财物运了三日犹未尽,为老奴不久后的萨尔浒之战提供了军事保障。”

“后来老奴势大,百姓成为了其拖累,立马对辽东百姓下手,恢复了本性,这才让人看清楚,可惜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自袁都督提出辽人守辽土以来,辽东军队多由辽人构成,辽东家家与胡虏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性命遭受威胁,绝无人愿意投降胡虏。”

朱由检不置可否。

这话不假。

可到了吴襄他们这个地步,许多事就身不由己了。

只是呢,现在看来,关宁军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所以的确没有选择大清,这让朱由检内心松了口气。

关宁军又没有与李自成接触过。

未来可能会有联系,现在没有不是么。

相比较起来,朱由检宁愿相信关宁军,也不愿意相信山东军,也不尽然,山东还有一支军队是可靠的,不过现在不能动,要护着漕运。

“如果关外的军队尽数撤回关内,爱卿如何看待?”

确认了关宁军没有投降大清的思想,朱由检终于问到核心。

吴襄深吸一口气。

这与他来的路上思考的不一样。

皇帝的态度也不容他推诿。

他是真怕自己说出不能内迁的话,皇帝真的就不内迁了,现在的皇帝令人无法捉摸,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稀奇,吴襄不敢赌。

既然如此,吴襄选择了实话实说。

“内迁之事并无问题,主要是内迁的开销。”

“多少?”

朱由检财大气粗。

吴襄听到皇帝大咧咧的口吻,内心有些羡慕,还有些佩服。

虽然舆论对皇帝不好,可皇帝实打实的弄到了钱粮,还是难以计量的物资,已经多到为运输头疼的地步,要是往年的皇帝能有这么富裕。

吴襄想不下去了。

也没用啊。

辽东每年几百万两的物资撒下去,一样分不到多少。

“百万。”

吴襄开口说道。

这个数字并不大,与历史上吴襄所提出的没有区别。

朱由检继续问道,“为何要百万。”

吴襄以为皇帝是嫌多,连忙给出他的解释。

“臣罪该万死,按臣兵册八万,核其实三万余人。因为要几名士兵的粮饷才能养一兵,这是各边的通弊,并非始于关门。”

“无罪。”

朱由检反而高看吴襄一眼。

大明没有人不犯错,当下更没有人不屈服于潜规则,可能主动向皇帝坦白的人却没有几个,吴襄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他是真心有朝廷的,把皇帝还当回事。

比起京城两百多年世代承袭的勋贵,比起受大明教育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官员,吴襄这样的边将要强上了十倍。

当然也只是如此。

同样是烂。

不过比起其余人而言,没有烂到让人恶心的地步。

见皇帝果然没有追究自己,吴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莫名升起一股感动。

他赌现在的皇帝着急关宁军,不会为小事为难自己。

实际上如他所料。

可明明猜到了,他还是忍不住内心复杂。

稳住了心神,吴襄继续解释。

“这三万人并不全是精锐,真正的精锐不到三千人。”吴襄主动解释军队里头的事情,希望皇上能明白,什么才是军队。

“这三千人并非一般士兵,乃是臣襄之子,臣子三桂之兄弟。自受国恩以来,臣只吃粗粮,三千人都吃细酒肥羊;臣只穿布褐,三千人都穿纨罗纻绮,因而能得死力。”

这应该属于家丁。

朱由检猜到。

符合常情。

人都是怕死的,凭什么你怕死,别人就不怕死?

当了兵,穿上了战袍,手里拿杆火器,经过艰苦的训练,然后就能在战场上顶着头上射过去的箭矢,身边同袍一个个惨死在眼前,还能毫不动摇的前进?

对于战场上的详细史料其实是非常稀少的。

但朱由检了解过一些。

比如八旗兵在战场上,远远的躲在后方射箭并不是常态,相反,最初的时候,因为速战速决的需要,经常出现骑着马冲到大明士兵阵前贴脸射箭。

因为距离的原因,箭矢能贯穿大明士兵脑后。

这个过程里,诸多的八旗士兵也会被杀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拼的就是谁不怕死。

靠着战略优势,等大明精锐死光后,八旗大军也元气大伤,但总算赢了战争。

于是大明后期新成立的军队再也不是八旗的对手,表现越来越差劲,这就是史书上经常出现一触即溃四个字的原因。

军队都叫军队,战斗力却是云泥之别。

怎么体现战斗力。

不怕死就是最直接的战斗力。

不怕死,再僵硬的战术也能打胜仗。

怕死,把战术练成花一样还是打不赢。

双方的军队都不怕死,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意志、纪律、装备等等。

所以到了后期,同样是十余万的规模,结果八旗军反而伤亡越来越低,大明军队表现越来越不堪,导致大清又能培养出更多不怕死的精锐。

又比如清军南下。

对手十余万明军,往往能轻松击溃,可在南方一处城池由民兵组成的守军面前,却又碰的头破血流,差点被打的丧胆。

唯一差距只是怕不怕死罢了。

可不怕死又岂是简单的事。

因此。

吴襄手里的不到三千的家丁。

吃的用的比当官的还好。

地位比普通官吏要高。

哪怕是吴襄当面都得宠着这些精锐,不敢随意责罚。

家里有田地,一家之主,全家指望着他,孩子因为父亲的原因,从小受人尊敬,有一起玩耍的吃喝不愁的小伙伴,能受到良好的培养等等。

有了责无旁贷的责任和荣誉感,这样的人才能不怕死。

八旗兵同样如此。

所有的战利品都是分给八旗兵的,奴隶,财富,土地,荣誉一样不缺。

如果与关宁军发生冲突,这样的三千家丁,恐怕一个照面就可以击溃自己的两万新军。

朱由检忍不住怀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