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

自我鞭挞

第245章 北元真正的灭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一次的震慑,无需长长久久,只要能够影响二十年左右,也就是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时间,就算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事实上,朱翊钧打算每隔十五年或者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派兵北巡一次,巩固成果,不断加深朝廷对草原的控制。只不过不需要每一次都前往狼居胥山,可以看情况,灵活制定具体的目的地。

要不然,无论用多么惨烈的战争,多么沉重的打击,等到几十年休养生息之后,他们还是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度忍不住南下搞事。

难以做到一劳永逸。

就算后来的满清在对付蒙古的时候,恩威并施,用宗教、花柳等疾病,政治控制等手段一步步削弱。也在断断续续的发生战争,一直打到了乾隆年间,通过与俄国合作,南北夹击压缩生存空间,才算彻底把整个蒙古打服。

未来的大明,不可能完全复刻满清的方法。

至少很多手段都需要上百年为基础,才能显现出明显的效果。

如今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经济合作、控制之余,彰显武力,展露爪牙,让他们收起觊觎轻视之心。

如此持续不断,一直等到将来大明的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旦铁路、火车成功出现,能够低成本大规模的铺开,足以改变战术的燧发枪能够大规模的列装。www.shitouxs.com 石头小说网

中原和草原的实力对比,又将拉开一个巨大的差距,有如云泥之别。

草原骑兵,就将走向衰落的末路,完全没有反抗的可能,再等到未来机枪、坦克的出现,彻底从劫掠好战变成载歌载舞,热情好客……

虽然这种未来还很遥远,但是朱翊钧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由于这一次目标不是激烈对抗,杀伤对手,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来回的路线,所以用不着如同永乐征战时那样,集结数十万大军,花费巨额军费。

大约一万人左右的规模,足以应对北巡时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处在一个大致的消耗与战力的平衡点上。

一来这一万军力足够消灭小型部落,对抗大部落,完全能够震慑周边的势力。足够的人数也能够详细探查草原深处的形势,补充情报空白。

而且就算是真的遭遇了攻击,这一万有着充足准备,配备足额骑兵、火器的精锐部队,也不怕蒙古人的围攻。

想要吃下这一万大明精锐,五万、十万蒙古青壮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而如此大规模的人马调动,必然会留下痕迹,让大明提前侦查到,做好接应的准备。

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挑战大明的权威,那么朱翊钧也不会惧怕开启战事,血染北原。

和平了多年的九边战士,不代表真的在这些年就有所松懈,他们仍然是大明最为精锐的一支力量。

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使者们就已经将消息传遍了整个南蒙古。

各部首领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是至少在这十年来的长期合作中,让他们对如今的大明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即便是心里再不情愿,觉得大明管的太多,没事找事,也没有人敢于当着大明使者的面,直接反对。

最多是有所犹豫,表现不够积极,找借口推三阻四。

不过等到如今南蒙古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首领,辛爱黄台吉都决定配合大明的这一行动之后,其余个部落,都顺应时势,纷纷明确表态接受。

辛爱黄台吉就是俺答的长子,继承了他的大部分势力。

时代有所变化,再加上临近大明的熏陶,原本的幼子继承制已经不合时宜,长子年纪大,有威望,有战功,年幼的其他几个弟弟完全不是竞争对手。

好在过去的辛爱黄台吉虽然十分勇猛,年轻的时候乃是草原五勇士之一,但是如今的他,同样被富贵磨平了棱角,不愿再和大明敌对。

只想搂着美女抽着烟,吃吃喝喝睡大觉,享受大明传过来的各种新奇东西,在老爹打下的基础下,过快活日子。

反正这一次大明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震慑更北边的其他部落,和他们这些老熟人挨不上关系。以前大明针对土蛮汗等势力的时候,就已经有过类似的合作,如今再来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所谓的什么狼居胥山,辛爱黄台吉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如果能够牵扯到成吉思汗,为了祖上的荣光,或许还要反对。但是小两千年前的匈奴人……

那是谁?

要是和大明重新厮杀起来,断绝了贸易,谁还能持续不断的给他送来让人如在仙境的“大象烟”,合起来清爽怡人的小甜水,哪里还敢让汉人厨子给他做美味可口的油润炸鸡?

如风吹草原,小草随风而倾倒。

最强大的大明,与南蒙古最强的辛爱黄台吉都已经做出了决定,其他大小部落,更难提出反对意见。

好在朱翊钧在这一次的行动中,并不打算把南蒙古重新变成敌人,所以愿意配合朝廷行动的部落,也能够得到一些物资上的奖励。

大明前些年整体上保持了风调雨顺,又在南洋持续不断开发土地,运送粮米,导致各地粮仓满满,几年前储存的陈米都快消化不过来了。

大米又不是金银,保质期最多只有几年。

如果将这些临近超过期限的大米全部投入市场,低价售卖,在这个整体还在丰收的环境下,很容易导致米贱伤农,所以只能卖出一部分。

剩下还有大量多余的陈米,一部分用来酿酒,制作不同的米制品,另外一部分,便用来提供给南蒙古亲善朝廷的这些部落,作为他们支持朝廷的回报。

受到元朝的影响,蒙古部落早就习惯了食用大米,俺答也曾招募汉人在河套地带种植大米,更别提这些紧挨着大明边境的南蒙古部落。环境相对更加恶劣的他们,有的吃就不错了,对于大米这类支援,欣然接受。

原本只是听了使者的空口述说,各部落都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在冬季来临之前,南蒙古各部落就已经收到了一部分朝廷赏赐的大米,用来帮助他们渡过缺少食物的冬季。

这令南蒙古诸多部落无不感念恩情,虽然大米储存的时间长了一些,又不是不能吃。

贵人们不会吃这些陈米,但是对普通牧民来说,这些香喷喷的大米已经是冬季难得的美味。

等过了冬,临近集结出发之日,朝廷又送来了新一批大米。

大明出手阔绰,各部落也都信守诺言,按照朝廷的要求,在北巡军出关之后,依着各自部落的规模,提供不同数量的人马作为随同,一同前往目的地。

有点大明和南蒙古组成了联军的意思。

当然,这几十个大小部落凑出来的两千多人,在北巡军的眼里,根本算不上战力。

如果真的和北方蒙古部落打起来,完全不能指望他们,能够不拖后腿,或者反过来倒戈一击,就算好的了。

考虑到极端的情况,在这一万人的背后,其实也有数万大明官军做好了在战事爆发后,随时出征北上,支援北巡军的准备。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着明英宗的教训,朱翊钧虽然不会亲自出征犯险,但是他一直都在关注北巡军的动态,只要北边传来了相关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到宫内。

不只是皇帝,大明的朝野上下,对此事件都十分关注。

封狼居胥,乃是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汉霍去病创下的不世奇功,代表了中原对于草原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之后的岁月中,还能够创造同等功业的,只有聊聊数人。

两汉的卫青、窦宪,唐代的李靖、侯君集,本朝的蓝玉、永乐……

自从永乐北征,大明对草原就从攻势逐渐变成了守势,虽然经过前些年的军事变革,实力有所恢复,攻守之势有所转变,但是仍然缺少了一个决定性的战役,一次有代表性,象征性的事件。

如今有希望能够深入草原,哪怕不大批量的杀伤敌方,仅仅是故地重游,都能极大的提升整个国家的精气神。

按照朱翊钧的规划,这一次的行程从蓟镇出发,一路北上,前往狼居胥山。至于北边的瀚海,也就是贝加尔湖,看情况前去探查。

如果一路顺遂,就可以更加深入。

好在现在是初夏,蒙古高原已经转暖,不像冬季那般让人难以生存。只要及时返回,就不是问题。

只可惜冰河期严寒之下,贝加尔湖的战略意义被大幅压低。

不过等到百年之后,气候回暖,那里其实可以种植土豆、小麦、胡萝卜等耐寒的植物,筑造堡垒,甚至是小城市,成为控制周边地区的一个重要据点。

伴随着蒙古的衰落,沙俄的东侵也将不断来袭。

如果他坐视不理,将来这些地方都将被沙俄吞并。而且就在这个时代,沙俄已经灭掉了多个蒙古人建立的汗国,将势力伸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

在几十年内,就有可能与大明接壤。

别说尼布楚了,就算是西伯利亚,朱翊钧都不想让给俄国人。

最好是将他们拦在乌拉尔山以西,不得越雷池半步。

这一次北巡军去贝加尔湖附近了解一下情况,也是为了将来对付俄国人做准备。

今年来到狼居胥山,下一次,北巡军大概率不会再走同样的路线,而是选择从西北出发,前往同样极具纪念意义的燕然山。

燕然山距离狼居胥山有上千里远,那里距离中亚更近,更容易探听到俄罗斯人的情况。

等到十多年后,大明的军力,也将更上一层楼。

若是真的遇到了沙俄的哥萨克骑兵,大不了打上一场,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等到北巡军深入草原、与京师的距离拉长了以后,情报的传递也变得缓慢了许多。从最开始的每日一则新消息,变成了数日一传,但是再久也不会超过五天。

等到北巡军出发了一个多月,深入草原之后,消息突然中断。

再也没有新的传令兵回到京师,递交草原深处的情况。

一连十天都没有新的消息。

“北边一定是出了事!”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如果不是发生了战事,他们不会这样。

朱翊钧盯着地图上北巡军最后一次传递消息的地点,也是眉头紧锁。

他们所在的地点,距离狼居胥山已经不远。

如今这一片区域,被敌对大明的北蒙古占据,同样有诸多部落游荡放牧。

遇到北巡军之后,如果只是单纯逃跑,应该很快就会有相应的消息传来,就像之前一些小部落面对北巡军的表现一样。

长时间没有消息,肯定是燃起战火,厮杀激烈,短时间内传递不过来。

军情如火不等人,就在朱翊钧决定发动蓟镇的后备军力,北上支援的时候,终于有人风尘仆仆的回到了京师。

“大胜!”

“俺们赢了北边的蛮子!”

来人满身的风尘,除了泥土,还有少量的鲜血,看上去有些可怖。离得近些,也会散发出一股难以言说的酸臭味道。

但是他没有清洗身上的脏污,而是十分骄傲的骑着快马来到了京城。偶尔看到有人群聚集,就会冲着人群喊上一嗓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目的。

在他的身旁,还有数骑蓟镇陪同来京的士兵专职保护。

以免这位英勇的传信兵体力不支,倒在半路。

等到了兵部,来人掏出怀里的书信,兵部经过查验不敢耽搁,立刻将捷报传进了宫里。

北巡军不但已经完成了封狼居胥,还击败了对大明最为敌视的宰桑兀部。更让人兴奋的是,他们在攻灭宰桑兀部之后,搜到了传说中的元朝传国玉玺!

朱翊钧听闻之后大喜过望,立刻就想将这一名传信兵召入宫中,仔细问询,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

听到朱翊钧的要求,已经改任兵部尚书的张学颜无奈拱手:

“陛下,此人不敢耽误军情,为了传递消息回到京师,一路纵马狂奔,就连同伴都跟不上他。据蓟镇陪同过来的士兵诉后,他已经几个日夜都没有合眼了,刚刚他来到兵部,交出了书信就直接睡着了。臣等本来还想要问话,可是怎么摇都摇不醒……”

“原来是这样,”朱翊钧失笑,“朕不急于一时半刻,让这位英雄好好休息,朕等他睡醒了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