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稳如泰山太子

大明:史上第一稳如泰山太子

第四十六章 研究院总结、内库暴涨“求鲜花、求收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研究院机械组今年大量建造镗床、铣床、水压机等制作机床,

大部使用水力为动力,个别使用风车输出动力,大量建造磨坊。

大量建造和使用机械后积累大量经验,今年已经研究制造出全金属制造的机床了,

有镗床、车床、铣床等,用来加工了大量的炮膛和枪膛,

如果不是金属机床的话,对火枪、火炮根本就进行不了内膛线加工。

可以说金属机床相当于就是大明开始拥有了工业母机,以前的机械设备都是木质机床,

主要是用来加工木头的,机床都是手工制作。

现在拥有金属机床就可以用机床加工机床,虽然加工出来的下一代机床精度更低,

但现在能大量加工金属机械,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精度可以慢慢提高,

只要严格实行统一精度、刻度标准,精度总会慢慢提升。

而且统一标准后,制造出来的火枪、火炮等其他金属部件大部分都能相互替换使用。

本身现在这个时候生产出来的东西精度本身就不高。

而且今年机械组对纺织组的纺织机也加大改进,现在纺织机使用水力为动力,

带动八十多个锭子,就像珍妮织布机一样,还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准备组建水力织布机。

虽然水力织布机产量更大,但朝廷还是优先推广了织布机。

这是为了方便照顾男耕女织的家庭,避免大量百姓生产的布匹成本太高,而亏损。

但是朱标让研究院在江边建造大量水力织布机,慢慢招募女工去织布,

现在织布厂里主要是使用日本和高丽的年轻女性,在这里让他们适应大明生活,学会大明官话。

虽然每个月只有微薄的工资,但因为他们属于俘虏,并不是大明人,现在能让他们能吃饱饭,

教会他们说大明话,以后给他们介绍一个大明夫君,这和他们之前在日本和高丽相比,

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他们都特别好管理,特别听话。

再加上机械组为大明造船厂设计出专用的车床,使得现在大明造船更加快捷,

为大明壮大水师也做出较大贡献,所以机械组的人也加官进爵。

研究院的盐业组今年可以说是大发展,在大明沿海到处教导地方修建小型盐场,

指导生产工艺。

并且在天津、山东莱州湾、江淮海边三个合适的地方修建了巨大的盐场进行晒盐。

今年大量晒盐出产,打击了盐商,食盐也从每斤十五文钱跌到了五文钱一斤,

而且随着晒盐大量产出后食盐必然持续下跌。

盐价下跌虽然造成开中法失效,现在经过了差不多两年修整建设,

大明边疆地区产粮逐渐稳定,各地卫所在两年修整区间也恢复了生产,

所以现在朝廷开中法并未形成依赖。

但是盐价大跌对江边、海边渔民影响更为深远,以前是形成不了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

因为食盐太贵,所以打得猎和打的鱼当天吃不完就会腐烂,只能自己吃。

现在盐价便宜就可以把猎物和鱼获腌制起来,可以长时间保存,

这就形成了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所以盐业组今年对大明的贡献也特别大,也是要升官加爵。

研究院看起来不起眼的农林牧组成绩虽然不太显眼,但是也按我指示研究出了青贮技术,

把高粱杆等用处不大的东西,使用青贮技术后让它们能变成冬天牲畜口中可口的草料,

这就已经功不可没了。

何况他们到处修建沼气池,开始主要是为了地方百姓堆肥方便发酵的,

后来发现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会爆炸,就做成了沼气池,暂时也没设么大用,就是烧开水,

为百姓提供免费的开水。

这样沼气池的肥水用来肥田,气体用来烧水,一举多的。

农业组的人听朱标的命令,大量收购不同的种子,

希望能找出玉米、番薯、马铃薯任意一种植物种子,只要找到一种,那大明就永远不用担心饥荒了。

就像满清一样可以再怎么稀烂都是“康乾盛世”。

林业组更加悲催,只能带领囚犯在陕北、山西等黄土高原种树,

再加上在北边恢复青山绿水,不知道要在外面漂泊多少年了。

畜牧组今年要好很多,多亏研究出了青储饲料,

让大明发展畜牧业更加快速,畜牧业大力发展养殖耕牛,牛有青储饲料过冬也能快速生长。

但是猪需要的饲料更多,所以发展缓慢。只能大量养羊,羊稍微好伺候一点。

不过研究的最多的时家禽,研究怎样稳定孵化家禽,

最后发现还是鸡鸭鹅三种家禽养殖比较实用即使如此,几年在研究院总结过来,

还是奖励了大部分研究组,即使是林业组也鼓励性的升了一级爵位。

其他完成好的研究组最低加官升三级爵位。希望他们明年尽快努力。

朱标回到皇宫后立即来到乾清宫,面见朱元璋后立即说道:

“父皇,大喜啊。咱们大明现在比汉武帝搞官山盐铁垄断都富有,而且还不与民争利。”

“咱们大明现在搞得马鞍山铁厂去年出产了7万吨铁,3万吨钢;

咱大明的盐比往年产量高了近10倍,而且不需要使用大量盐丁烧海煮盐,也不需要大量燃料。

两样虽然咱朝廷允许私人办厂,但都没有咱朝廷的成本更低。”

去年大明盐税收三百多万两,盐场利润六百多万两,合计近千万两白银。

虽然铁厂的铁主要被做成了刀枪、火枪、火炮、舰船等军用物资,但还是盈利六十多万两。

再加上咱大明新造的官营纺织厂,去年一年咱大明内库多了近千万两,

朝廷府库也增加了五百多万两,实在是恭喜父皇。

新人写作,请各位大大包涵。“求订阅”“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什么都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