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双抢已经结束,活还不算重,大家就从田地里跑上来找许国安打听考工人的事儿。
另外一边正忙着播种种子的许爷爷和许奶奶他们也听到有人嚷嚷了:
“小江妈考上工人啦,考上地区机床厂啦。”
许奶奶听了一愣,说道:
“刚好像听到我们小江的名字了。”
“不是小江,是小江妈。”
旁边有人提醒道。
许奶奶就说道:
“我还听考上工人啦?”
“是这么说的。”
许爷爷道。
许奶奶手里的种子袋子都差点惊掉了。她的三儿媳妇竟然真的考上工人啦!
以前那个好吃懒做,偷懒耍滑,没心没肺说话能气死人的三媳妇,考上工人啦!!
许家其他人也听到消息了,也从地里起来,去找许国安他们问具体的情况。
这会儿许国安那他们已经被包围了。在别的知青还没有得到消息的情况下,徐娟同志成为他们队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工人了。
而且徐娟同志已经在本地落户了,是他们本地人了,这就是他们整个队里的荣誉。
一堆人围着两口子恭喜。然后问工厂的情况。
许国安自己也不知道那大学啥情况,但是这不妨碍他吹牛:
“工厂特别大,就和咱们村一样大,在里面干啥?当然是当工人啊,而且还是在地区里当工人的。工厂发工资,以后我们家徐娟不用我养了。国家养。”
地区机床厂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工厂而已,比县里的工厂稍微好的一点儿。不过这会儿工厂都是特别让人新鲜的,所以在别人眼里工厂都是一样的,工人也是一样的。
要说唯一的区别,除非是考到省里去的,要不然其他地方的都没差别。
所以对许国安说的话,大家都没觉得怀疑,然后一脸羡慕的看着徐娟。以前这位同志还是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的呢,干活还不如他们,现在人家一转眼就是城里的工人了。
许奶奶和许爷爷好不容易扒开众人,冲到了许国安两口子面前,抓着许国安问道:
“考上啦,真的考上啦?”
许国安眯着眼笑:
“真考上了。妈,咱家出工人啦!”
准工人徐娟同志红光满面的站在一边,腰板挺直。
许奶奶这会儿看她,都觉得看到光芒万丈一样的,乖乖哟,这可是城里的工人哟。
国家这刚一号召考工人,他们家就出了工人。真是咋样都不落后啊。
许奶奶激动的脸都红了,拉着徐娟的手不住地说道:
“有出息有出息。真是出息大发了。”
许爷爷也是背着手,感觉特别有面子。觉得他们家真是好事连连呢。儿子都过的好了,孙子也有大出息,现在连儿媳妇都出息了。
他又琢磨着,这好像是从分家之后开始的。看来这各家分的好啊。还是各过各的,才能越过越好。
要是这田地也能分就好了,自家干自家的,也能越干越好。
等大家热闹完了回去干活之后,又有在队里小学工作的知青来找徐娟打听通知书的事儿。
徐娟不知道这是咋回事,不顾许国安猜测可能和交通有关系,他们报的是地区的工厂,又是在县城收通知书,所以比他们要快。大家就安心下来了。
许国安安慰道:
“没事,都要放平心态,以后机会还多着呢。以后你们要是要找我带资料书,就和我们家说一声,我帮着带。我经常去城里,能帮忙找好的资料。”
知青同志们顿时对许国安表示了感谢。好人啊。
知道许国安他们要急着回去,许奶奶就请了假,带两人回去拿鸡蛋。还特别破例的让徐娟也补补。
家里的鸡蛋现在已经被坐月子的王小英承包了,这剩下的鸡蛋还是许奶奶咬着牙给存下来给许爱江的。
将鸡蛋给许国安他们的时候,许奶奶又问起许爱江的情况。
“在学校考试呢,他离不开他妈,准备考地区去。”
许奶奶眼睛一瞪:
“去地区?”
许国安点头解释道:
“是啊,这娃还是没长大,非得跟着他妈。不让去还要闹。我这不就听他的么。”
许奶奶不同意道:
“地区是那么好去的?”
然后又想起一个重要问题:
“徐娟和小江都去市里了,你咋办啊?”
她这蠢儿子别到最后儿子媳妇都没了。
“我也跟着去呗。”
许国安一脸无所谓道:
“房子卖了,去地区换个房子,换不了就租一个。”
许奶奶差点将鸡蛋砸他脸上:
“好好的队长不当,去地区混日子,你咋养活自己呢?”
许国安说的话就更气人了:
“让我们家小江努力赚奖金呗,还有徐娟每个月有工资,娘儿两这钱就够养我们一家三口了。”
许奶奶觉得她儿子真是太不要脸了!
但是偏偏还不能拦着,万一孙子和儿媳妇都去了市里,她儿子一个人留在老家。时间长了,她孙子和儿媳妇成人家的了,他们家都不知道的。
“要不还是劝小江留县里,县里多好啊,房子也有。”
许国安两手一摊:
“没辙,他说不让他去,他就不上学了。”
许奶奶摇头无语。
许爱江考试的时候连打几个喷嚏,一直到了放学的时候还在揉鼻子。
心里担心因为这个喷嚏,害他没考好试。
出学校的时候,看到自己爸妈了,他就立马跑过去把这事儿和他们说了。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万一因为打喷嚏么考好,不能怪他了。
许国安和徐娟才从县里赶回来就过来接儿子,听到儿子说着话,许国安就有些心虚,然而面上还是很坦然:
“这都怪你,让你多穿点儿你就不听,现在着凉了。”
许爱江紧了紧自己身上的格子纹的棉袄。他才不穿那么臃肿呢,看起来特别有损形象。
“爸,咱家有钱买房吗,地区的房子肯定贵。我们去了地区是租房子还是买房子?”
许国安揉了揉他的脑袋:
“你考试通过了吗。还没影儿的事,着啥急啊。”
“我这不是关心咱家的经济条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