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县之中。
郡守府上,孔融一边宴请刘宇,一边询问。
“此次徐州兵马北上,为何不见陶恭祖?”
按理来说。
陶谦徐州刺史这个身份,理应出现在现场才对。
“陶使君感染了风寒,不便北上。”
“故而由本王亲自率军,前来平叛!”
刘宇随便捏了个理由。
反正孔融也不可能亲自去郯城验证。
至于孔融知不知道徐州境内陶谦和刘宇之间的冲突。
看对方表情,应该是不知道的。
毕竟孔融这回还表现出一副关心陶谦的模样。
孔融又对刘宇的兵马数量问题,说了一句。
“王爷此次北上,只带三千兵马?”
这让孔融多多少少缺失了一些安全感。
三千人也太少了吧?
刘宇看出了孔融的担忧,又随便捏造了个理由。
“孔北海勿虑,此乃先锋部队!”
“大军随后就到。”
听到这话,孔融才放心下来。
“左右来人,立刻给琅琊王兵马安排粮草!”
剧县虽然不是什么巨富之城。
但解决三千兵马的粮草,还是问题不大了。
拨粮之后。
孔融又问刘宇什么时候出发平叛?
刘宇道:“且先打听到贼寇位置,再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孔融认为很有道理。
“融不善于率军打仗,既然王爷这么说。”
“那就听王爷安排。”
甚至,孔融还从剧县之中,给刘宇调来了一批哨骑。
供刘宇使用。
刘宇毫不客气地吞下了这些哨骑,约莫百人左右。、
还统一换上了琅琊军的兵马。
孔融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
还觉得统一盔甲战袍,便于管理。
“剧县之中,还有些许兵马,可供王爷调度。”
“有王爷坐镇剧县,坐镇北海,足矣!”
孔融把剧县城中的两千兵马,再次调到了刘宇的营寨里。
刘宇:“......”
孔融见刘宇不说话,于是询问一声。
“王爷何以沉默?”
何以沉默?
刘宇眼光复杂地看着孔融。
他从中平二年穿越过来。
现在是中平四年,187年了。
还从没有见过向孔融这样大方的人。
难怪孔融让梨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
“孔北海一片赤子之心,甚是令本王敬佩。”
两千人马,说给就给。
“哪里,融与王爷,不都是为了大汉么?”
孔融慨然说道。
刘宇点头,道:“不错,为了大汉!”
为了大汉,刘宇就必须要领走孔融的心意。
他把两千将士混入了三千兵马之中。
组成了一支五千人的铁军,日夜在寨中操练。
次日。
孔融欣喜前来,向刘宇说了一个消息。
“王爷,我们的哨骑回来,说在北海国北部沿海的都昌县、下密县一带。”
“发现了大量叛军、胡寇的身影。”
“正在肆意掠夺我大汉子民的粮草、物资。”
“还请王爷速速发兵破敌。”
“还我青州一片朗朗乾坤!”
孔融请求刘宇速速发兵。
他刚才在城门附近巡视,看到了回来的哨骑。
多问了两句。
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好,速速发兵。”
刘宇点点头,亲自到营寨里找来太史慈。
“子义可速速赶往北部都昌县、下密县一带,破贼立功!”
此刻刘宇背对着孔融。
他朝着正面的太史慈使了个眼色。
太史慈会意,慨然领命,与贾诩同行而去。
只带走了麾下的三千心腹将士。
至于孔融给的两千兵,暂时留在城中。
“何不一并发兵,大破贼寇?”
孔融追问一声。
“孔北海有所不知,本王正打算和子义前后夹击叛军。”
“这两千兵马,蓄势待发!”
刘宇解释。
孔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王爷真乃行军好手!”
片刻之后。
“劳烦孔北海继续巡视城池,安抚民众。”
“贼寇虽众,却不是本王对手。”
“勿要引起恐慌!”
刘宇支走了孔融之后。
便一头扎进了营寨里。
和那两千士兵联络感情去了。
数日后。
太史慈率军归来。
孔融早早在城门处等候着了。
“子义此去如何?”
之前孔融派人接济和赡养太史慈的母亲,两人认得。
但太史慈如今投奔了刘宇,自然替刘宇办事。
可想到之前孔融的接济之情,一时间不好意思开口。
贾诩见状,站出解释。
“惜哉!”
“贼寇惧我官军,我军兵马抵达都昌县、下密县时。”
“叛军兵马早已流窜而走,不知所踪。”
实际上。
这支三千人的兵马,根本就没有远离剧县。
而是在城外一百里地处驻扎了几个晚上,随后返回。
孔融听闻了,顿感可惜。
“无妨,他们的目的终究是劫掠,剧县富裕,他们总会过来。”
“届时再一举破敌不迟!”
刘宇摆手。
“王爷高瞻远瞩!”
孔融眼神中又恢复了希冀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