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六八二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你啊你!”谢道韫擦拭着秀发,不知道如何反驳。

杜英也悻悻起身:

“余为夫人擦发。”

谢道韫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同时摆出来严肃的神情——她对于自己的枕边人自是心知肚明,此时但凡有一点儿笑容,这家伙都能随之打蛇随棍上,所以是半点儿阳光都不能给他,否则不知道如何向日呢(自己领悟)——只听谢道韫喃喃说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想到夫君随口一说,似乎还颇有哲理,就像是这天下大势,不同的人看自然会有不同的感观,也就随之做出不同的决定。

夫君一直在强调要多听不同人的想法,不可一意孤行,恐怕就是这相同的道理吧。

现在天下局势也正是最为混乱的时候,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从不同角度听取不同人的说法,的确很重要。”

说着,她忍不住打量着杜英,美目泛流光,唇角难免微微上翘。

虽然夫君的才华有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不是非常合适的场合,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出口成章的本事的确令人羡慕。

大概这就是才华横溢吧,多的都要泛滥了。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哪怕是此时杜英笑容坏坏的看上去没个正形,而且实际上杜英的确刚刚大白天的就行放纵之举,的确没正形,但是在谢道韫的眼里,显然已经不算什么。

天才嘛,总是这么不羁,情理之中。

杜英其实是很无语的,其实他真的单纯只是想要搞黄(*)色来着,谁曾想到谢道韫自己竟然能够完成如此丰富的联想。

这大概就是个人的魅力导致的崇拜吧,情理之中。

所以杜绝个人崇拜还是很有必要的,杜英暗暗记下来,现在的关中已经越来越有向他个人崇拜的架势,不可不防,免得以后酿成大错。

不过此时此刻面对自家夫人,杜英脸上的尴尬神色一闪即逝,连连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都得益于夫人的启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方才能妙手偶得此文章。”

谢道韫原本沉浸在这“视角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的思索之中,被杜英这么一插科打诨,登时忍不住联想到杜英方才是在怎样的风景下想到的这句诗,哪里还有什么思考人生的氛围,登时又羞又气的拍了一下水面,激起来水花扑满杜英一身,转身就走。

留下杜英自己在那里傻笑起来。

——————————-

议事堂上,杜英位于上座,谢道韫陪坐在身侧。

益州刺史周抚当仁不让的坐在杜英下首,而张玄之则坐在周抚的对面,除此之外,毛穆之、韩伯、周楚、于谈、陆唐和张蚝等人济济一堂。

除了周随还在汶山郡之外,几乎南下的全部重量级官员都在此了。

杜英侧头看向谢道韫:

“青州局势,劳烦夫人为之介绍一二。”

谢道韫翩然起身,直接走到舆图前,拿起木杆在巨野泽的位置上点了点:

“就在一个月前,慕容虔派遣多路使者,分别前往邺城、睢阳以及很有可能的济南郡、琅琊郡两处。”

济南郡是现在慕容儁的驻地,而琅琊郡则是桓温的驻地。

谢道韫接着说道:

“至少在我军这边,其表明想要归顺关中都督府的意图,至少是和我军并肩作战,达成暂时的同盟。

而都督府这边,其实早在慕容虔派遣使者之前,就已经认为青州破局之关键,就在慕容虔身上,盖因青州各方互相角力,已形成平衡,慕容虔的上蹿下跳,无疑令其成为打破这个平衡的最佳人选。”

“慕容虔这般左右逢源之举,说明其对自身也有充分的认知。”张玄之笑着说道。

“不,”谢道韫却予以否认,“与其说是慕容虔看的清楚,倒不如说是慕容虔身后的人看得清楚。”

登时,众人皆打起精神。

慕容虔的背后,按理说是会稽王,可显然听此话是另有其人了。

谢道韫沉声说道:

“并州刺史在接见使者的时候就已经联想到了此事,旋即让六扇门多加探查,且得益于之前我军在慕容虔军中就埋下了不少暗桩,只要用心探问,那么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说着,谢道韫打了一个手势,跟着她一起前来蜀中,充当小秘书的桃根快步上前,把一个木牌固定在了舆图上。

上面赫然写着:王洽。

“王敬和?!”周抚、毛穆之等人俱是动容。

而之前已经得到消息的张玄之和韩伯等人,此时骤然见到这个名字出现在舆图上,也都难免皱眉。

谢道韫微微颔首,在座的众人,除了张蚝和陆唐,都是出身江左,王洽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如雷贯耳。

这是先丞相王导的第三子,官至中领军,与逃婚驸马荀羡齐名,是曾经建康府有名的聪慧少年。

后来因为清流势力的崛起,王洽在朝中孤立无援,索性直接挂了虚职,回家休养蛰伏去了,然而不管怎么说,王洽都是琅琊王氏的招牌,所以朝廷屡屡以中书令等高官厚禄召之,其皆推辞不就。

自此,方才让右军将军王羲之被迫站到了台前,代表琅琊王氏。

而事实证明,得罪人的事,的确都让王羲之受了,王洽因为不主动惹事和退让,名望倒是非常好。

这就和如今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东山再起的谢安一样。

或许王洽也向着有朝一日能够和谢安这般东山再起,在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然而终究大的风头还是让谢安出了,能够引领风潮的,也从来都很难是两个人。

且王羲之作为曾经王家的旁支子弟,也只是因为“东床快婿”之事,一时得到器重而已,现在被推出来代表王家抵挡四方攻讦,是有大功在身的,所以王家不管如何都会开始向王羲之这一脉倾斜资源。

之前谋求的和谢家联姻、和郗家联姻以拉拢南渡世家其余势力,都落在了王羲之的子嗣头上。

王凝之便是王家现在着重培养的对象。

家族的资源和人脉都已经开始向小辈倾斜了,那王洽这个叔伯长辈,自然更没有什么趁势而起的机会了。

因此王洽更是逐渐销声匿迹,即使是此时的人们,提到琅琊王氏的时候,会想到王羲之这一脉在书法上出神入化的造诣,以及对王右军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而感到惋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