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第五百六十四章 招商引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谢奕有些无语的看着王羲之。

这家伙刚刚目光之中都冷冰冰的,谢奕已经做好了抽刀的准备。

说不过你,在我的地盘上还是能吓唬吓唬你的。

结果谁曾想到,杜英到了之后,三言两语之间,竟然直接化解了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

宾客尽欢,主人······谢家兄弟大眼瞪小眼,显然还没有回过味来。

“化干戈为玉帛,此人心所向也。”谢石的反应到底比自家兄长快一些,率先说道,“仲渊,如何实现方才所言,可有定策?”

王羲之放下酒杯,也看着杜英。

话说出来容易,但是想要变成现实,还得有一应举措。

“关中百废待兴,而太守府会从两处着力,其一为劝民农耕,当初典午南渡,中原的耕作器械、技术等等尽皆南下。

另外现在江左不只是在农耕,还在水利、冶炼、造纸等等方面多有建树。太守府打算在这些方面展开和江左全面的合作。”

“还请仲渊细说。”王羲之也来了兴致。

杜英微笑道:“简而言之,江左可以选择派遣工匠人手,而长安郡府负责出劳力、划定地块以及提供钱财。

届时无论是农耕之后的税收,还是冶炼、锻造之后的产品,双方可以按照比例分成。”

用后世的话说,其实就是招商引资。

王羲之沉声说道:“若想实现这些,恐怕还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仲渊认为现在关中有那么多的民众以及财力?”

“城中氐人妇孺,可入工坊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之前的氐人战俘亦可前去耕作或者冶炼。”杜英缓缓说道,“单论汉人的话,或许并不够,但是若再加上氐人,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

并且关中现有的百姓虽然不多,可是其实从西北、仇池、中原等地汇聚的流民不在少数,之前关中盟招募兵马,流民已占其五。

而今关中既定,必然还有更多的流民向这边汇聚,而不是选择千里迢迢的南下江左,这是江左现在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不是么?”

王羲之一时语塞。

北方越是混乱,南方吃到的人口红利越多,毕竟南方还是正儿八经的华夏正统、汉晋正朔,所以百姓的第一选择就是南下江淮。

然而现在王师入关中,对于河北、中原等地的百姓来说,显然更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近的关中。

江左会逐步失去源源不绝的南下流民,也失去诸多廉价劳动力,这是必然的。

所以江左世家想要挽回这些损失的话,把产业向关中转移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钱财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杜英不等王羲之回答,他知道王羲之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自己开出的条件,“江左各家显然并不是都愿意将家中这点儿家底都拿出来投入到关中。

但是只要觉得应该在关中做点儿什么的各家,都可以拿出来一些钱财,投入到刚刚所说的这些工坊建设上、投入到农耕生产中,如此一来,等到有了收益之后,也按照各家投入的钱财比例分红便是。”

“大家各取所需,这样甚好。”

谢石已经率先开口,等于表明了谢家的态度——在这种事上,显然代表谢安前来的谢石更有发言权。

至于谢奕,这位武夫也知道自己不是经营家产的料儿,所以当初都把荆蜀的家业丢给谢道韫和谢玄随便折腾,现在更是不在乎这些。

王羲之同样微微颔首,不过还是沉声问道:

“关中终归是四战之地,今日王师来也,殊不知明日会不会变换主人,那样的话,各家的投资,岂不是付之东流?”

“若是右军担心这个的话,那大可不必前来关中。”杜英笑道,“而且我王师既然能顺利攻破长安,自然也会尽快荡平关中,让氐、羌重新臣服于典午正朔。”

王羲之现在既然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他对在关中谋利很有信心,而且就算是没有绝对的把握,至少江左也不能将这一块肥肉拱手让人。

所以刚刚王羲之所表达的疑惑,其实也是在变相的表明投资关中存在一定风险,此合约若是真的谈成了,那太守府那边肯定要做出更多的让利才可以。

然而现在等于被杜英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也罢,那敢问仲渊,其二为何?”王羲之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他本来就性情清雅,喜欢身处于山上而俯瞰红尘,既玩世不恭,又卓尔不群,所以对于这讨价还价之事并不怎么喜欢。

六根不净,恐惹尘埃。

只不过既然代表王氏和江左世家北上,总要有一个交代。

不然的话,王羲之其实更喜欢和杜英这样有才思的人把酒论道。

管他什么利益纠葛、什么王谢携手的。

现在杜英既然已经表示了“爱来不来”,那王羲之也就不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杜英微笑道:

“其二,自然是如之前所言,长安也会鼓励江左商贾北上,降低税收、优先提供货物、优先选择商铺位置等等,这些举措应该对江左各家很有吸引吧?

不过长安虽大,却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而无用的,所以是不是应该给江左这么多的优惠,还需要多加考量。”

“愿闻其详。”王羲之径直说道,同时心中暗暗盘算,相比于刚刚的投资很有可能在一场战火之后就变成了打水漂,显然发展商贸才是更直接获得利益的方式。

不过从长远来看,商贸的稳定性显然还是比不上在本地投资,尤其是关中人越来越多之后,来自于其余地方的商贾也会带来强而有力的竞争。

杜英先提起前面的投资之事,显然也是更看好这个。

“这就要看江左能保证每年或者每月会有多少商队携带多少货物前来,量大从优。”杜英笑道,“在商言商,商人逐利,所以若巴蜀、荆州等地的商贾带来的更多,那余也没有办法保证仍然能给江左商贾足够的优惠。”

“这是自然。”王羲之缓缓说道,“不过只要太守府真心想要和江左合作,那么以江左的人力和财力,当然能够给仲渊带来惊喜。”

杜英当即张开手臂,大笑着说道:

“而今关中如久旱之田,四方风雨,来者不拒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