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读诗词的声音渐渐小了,光幕上的文字也渐渐淡去。
画面终于呈现。
南方,小山村。
这里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郁郁葱葱,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子旁边经过。
在小溪边上,有一个青年,一个少年。
那个青年,此刻正背着大大的鱼篓在小溪里跳来跳去,想要捕鱼,然而他的动作极为生疏,显然是很少做这样的事情,或者说,很少接触农村的生活。
青年名为文运昌,此前一直待在城里,今日才来到这里,看望姑父一家。
而那个少年呢,此刻则正坐在一块儿石头上,手拿一叠报纸,认真的看着。
“表弟,快来帮我捕鱼,要是天黑之前一条鱼都没捕到,我可是要被姑父笑话的!”
文运昌对着少年说道。
他很无奈,二人是早晨来的,现在已经日过三竿,渔筐里比脸都干净。
而少年就一直在那里看报纸,孜孜不倦,留自己一个人无聊的捕鱼。
“表哥,我没有时间。”
少年看报纸看得很入迷,只是稍微回了一句,便翻了个页,继续阅读下一张。
“还是个小文化人呢!”
文运昌笑了笑,走了过来,注视着少年手中报纸的内容。
然后他愕然的发现,报纸上有不少内容,都被少年用笔勾画了出来。
他一字一句的念道:www.minixiaoshuow.com 米妮小说网
“革命党人熊成基回国,在东三省刺杀皇六叔载洵,失败被杀……”
“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起二次新军起义,失败,领袖倪映典战死……”
少年勾画的每一条新闻,都是关于革命党人的消息。
一次次起义,一次次刺杀,全部以失败告终,一个个革命党人,尽数牺牲。
革命的火焰,已经烧遍了华夏大地,革命党人的鲜血,染红了一片天。
“现在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了,怎么,你对他们的事情感兴趣?!”
文运昌疑惑的问。
少年点了点头,旋即问文运昌:
“表哥,你见过城里的世面,你觉得,我们的国家还有希望吗?!”
看着少年那充满求知的澄澈眼神,文运昌沉默了。
他很想给少年一个肯定的回答,但这个问题,他确实不知道答案。
虽然他比少年大了七岁,但对于如今这个腐朽不堪的国家、这个残酷的世道,他也是一片茫然。
沉默良久后,文运昌开口了:
“你如果想知道答案,就努力考入湘乡的东山书院吧,那里的先生比我更有见识,他们也许会知道答案。”
少年思考了一会儿,旋即下定决心了。
“好,村里这边的私塾我已读了六年,应该去学新的知识了,我要去东山书院。”
他坚毅地说道,那双透亮地眸子宛如会说话一般,熠熠生辉。
这个,就叫做朝气。
“哈哈哈哈……”
看着眼前的少年,文运昌一笑,打趣的说道:
“湘乡离我们这里有三十几里远呢,你往返家中都要步行,不会觉得辛苦吗?!”
少年的性格很是诙谐,挺了挺胸膛,道:
“明代的大学士宋濂,为了求学尝趋百里外,现在我求学仅仅是趋三十多里,我还嫌趋的不够远呢!”
文运昌笑得更大声了。
画面一转。
少年和表哥回到家中,向少年的父亲诉说要去东山书院求学的事情。
少年的父亲不许。
他们家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居住的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土房,在现在这个年代,大部分农民家里都是这种房子。
家中有六七亩薄田,少年的父亲起早贪黑的劳作在田间地头,除了耕种农田,还必须要喂养黄牛,这是农民的命根子。
另外,上山砍柴,张网捕鱼,都是少不了的事情,少年的父亲时常到日落黄昏,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除了父亲、母亲、少年三口之外,少年的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需要养活,生活压力很大。
所以少年的父亲当然不会同意少年的求学路,少年走了,家里少了一个男丁,未来可怎么办呀?!
但是少年还是走了。
就像鸿鹄不会永远停留在地平线上,少年也必然要展翅翱翔。
第二天,少年的父亲干完农活回家,发现土炕上有一摞钱币。
那是少年从表哥文运昌借的,文运昌是城里人,也有生活的行当,可以拿出不少钱来帮助少年。
少年把钱留给家里,作为生活用资,自己则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外出求学的旅程。
而在那叠钱币的旁边,则还留有一张皱巴巴的纸张,上面写着一首诗。
少年的父亲轻轻念出来: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此诗,可明志。
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用自己最炽热的文字,表达了心中的抱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少年和表哥文运昌是早上离开的,两个人走到下午,才踏进了东山书院的大门。
文运昌在这里有关系,他当了少年的推荐人和担保人,帮助少年入学。
从此,少年便在东山书院求学。
……
Ps:读者耙耙们!赏点月票鲜花评价打赏吧!孩子都馋哭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