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五代十国往事

第569章 三大战役之戚城战役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2月1日,耶律麻荅渡河筑城;

2月2日,后晋禁军骑兵总司令李守贞、禁军将领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就率领一万人,沿着黄河水路并发,向东支援。

2月3日,在澶州——魏州主战场的后晋先锋官石公霸,奉命在澶、魏之间巡逻侦查,与契丹大军遭遇,被困在戚城(澶州与魏州之间偏澶州一侧)。主帅高行周、副帅符彦卿正在林中休整,接到消息后,急忙挥师前进,赶往营救。

高行周、符彦卿先入为主地以为契丹也只是一队侦察骑兵,毕竟是在澶州眼皮子底下。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契丹竟然出动了大军,暂不知其战略意图。

“契丹众甚盛,被围数重。”三人均陷入重围,于是急忙派人到后方,找景延广要求增派援军。

景延广却玩儿起了官僚主义,表示一切行动都要请示石重贵,“候帝进止”。

据记载,当时契丹兵力多达数万,也许他们的行动目标是澶州大本营,石公霸同志成功挡枪。

迟迟不见援军,高行周等人商议,决定冒险突围。

数千中原兵被数万契丹兵包围,自高行周以下,皆抱定必死之决心。横竖都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符彦卿率领数百精锐发起冲锋,在包围圈上撕开一道缺口。高行周瞋目大喝,奋力拼杀,他年仅二十岁的儿子高怀德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左冲右突,砍瓜切菜一般,一路保护着父亲。经过一轮血战,高行周等人终于奇迹般地突出重围,但部队伤亡极为惨重。

高怀德后来娶了一个姓赵的寡妇,这位寡妇有个亲哥哥,名叫赵匡胤。

这时候,石重贵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支援,契丹兵这才退去,高行周等人终于脱离险境。

明知前面又数万契丹虎狼之师,石重贵仍亲自披挂上阵,带人来拼命,不吹不黑,石重贵的胆魄绝对胜过石敬瑭、李从珂之辈。

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高行周等人,见到援军之后,忍不住放声痛哭,“几不能复见矣!”

石重贵亲自置酒,为九死一生的将帅们压惊。

高行周、符彦卿、石公霸三人“相对泣下”,当即弹劾景延广见死不救。

实际上景延广亦有自己的苦衷,他“见死不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景延广虽然也算戎马一生,但从来没有大规模军事作战的经验,更不要说指挥的经验了,他无法独当一面。基于其本身的能力缺陷,他在部署指挥中,就不可能随机应变,而只能是机械化地执行实现制定好的作战计划。

按照原计划,分散驻扎在几个重要渡口的部队,是不允许相互救援的,因为契丹骑兵机动性高,万一中了他们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就有全线崩溃的危险。如果契丹从某一点撕开一道缺口,后续的支援部队自然会去争夺,重新填补防线窟窿,不至于出现全线崩溃的窘境。

其二,景延广的位置比较尴尬,说他主事吧,后边还有皇帝石重贵,说他不主事吧,凡事还要先奏报给他。

如果第一个原因是军事层面的考虑,那么这第二个原因就完全是政治层面的痛点了。景延广不敢“擅专”,不敢绕开石重贵,否则功劳全是石重贵领导有方,而过失则全是他独断专权。搞不好,还会被指责架空皇帝,嚣张跋扈,很容易丢掉性命。所以景延广事无巨细,都要请示石重贵。

另外,在戚城的这场战斗中,契丹的一位高级将领被击毙。史籍记载,一队撤往北方的契丹军队被冀州守军抓获,惊讶的发现这竟然是一支送葬队伍,正护送着一口棺材,经审讯得知,棺材里躺着的是他们的“上将金头王”,于戚城之战中被流失爆头。

我实在没有查找到这位“金头王”的详细资料,历史上有很多位“金头王”,比如唐末的幽州李匡威。一般来说,能荣获这个绰号的,都是狠人。

2月4日,李守贞等抵达马家口。

当时,辽军的一万步兵负责抢修营垒,修筑防御工事,而骑兵负责巡逻保护,另有数万主力部队驻扎在黄河西岸(黄河在此稍稍向北转向,河西岸是“河北”地区,东岸是山东地区),河面上有大小船只数千艘,正紧锣密鼓地把主力部队运往东岸。

李守贞虽然只有一万人,但他果断下令进攻,“击贼于半渡”。

负责巡逻的契丹斥候骑兵调头就跑,后晋军紧追不舍,一口气追到了马家口东岸的建筑工地。

耶律麻荅刚刚渡河,满打满算,也就修筑了两天,防御工事根本没有完成,不具备任何战斗力。而且无论是耶律麻荅还是叛将周儒,都没料到后晋用兵神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士兵四散逃命,士气崩溃。

契丹兵抢着渡河,落入水中被淹死的就有数千人之多,被击毙的亦有数千人之众。

黄河西岸的辽军无法渡河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屠杀殆尽,他们哀嚎痛哭,只能被迫拔营退去,从此再也不敢向东迂回,放弃了致敬“左勾拳行动”。

此一战,李守贞缴获契丹战马八百匹,生擒将领七十八人,生擒士兵五百人。石重贵下令全部斩杀。

马家口阻击战,成功地斩断了杨光远的希望,契丹人放弃了“左勾拳”,也就等于放弃了杨光远。

2月8日,后晋再收喜讯: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奏报,说自己已经率领四万大军,自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渡过黄河,攻击契丹。

夏州李彝殷为何要出兵?话还要从五个月前说起。

天福八年(943)9月,李彝殷的一个堂兄弟——绥州刺史李彝敏密谋叛乱夺权,他秘密勾结夏州的中级军官(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打算里应外合,一举端调李彝殷。不料事情败露,李彝敏放弃绥州,与弟弟李彝俊等五人逃奔到延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