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五代十国往事

第316章 伐蜀战争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伐蜀战争3】

10月18日,后唐先锋康延孝进攻威武城,也就是刚刚被王宗衍调走24个军的抗敌前线,被王宗衍视为唐蜀之间深厚友谊的象征的军事要塞。

威武城指挥官唐景思、吴铎、王权思所部数百人迎降,唐景思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员投降;部将邹彦禋、李璠本想抵抗,却见降兵如潮水,势不可挡,于是被迫也献城而降。

康延孝贯彻执行了第二条军规:围而后降者杀。因邹彦禋、李璠“初无降意,皆伏诛”。

康延孝将俘获的一万多蜀兵释放,让他们给后方战友们带去战争的恐惧和投降的希望,随后率领先锋军继续向凤州急行军,李严乘胜利之余威给凤州守将王承捷送来劝降信。

后唐主力部队从洛阳向西,途径凤翔,然后折而向南,进入蜀地。关西重镇——凤翔,既是行军中转站,又肩负着为大军提供粮草供应的重任。凤翔节度使李继曮(李茂贞之子)竭尽所能,献出了凤翔的全部粮食,也不够大军远征之需,郭崇韬为此忧心忡忡。

在康延孝率先锋军接管威武城的当天,郭崇韬率中军主力部队进入大散关。郭崇韬愁容满面,回头指着秦岭,对身边人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下达了急攻凤州的命令后,诸将纷纷表示担忧,说孤军深入,兵家之大忌,且蜀地山高路险,更不能长驱直入,而应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缓慢推进。

郭崇韬问计于李愚,李愚说蜀地人民早就受够了王宗衍的荒淫无道,我们应趁此机会施以闪电般的进攻,让他们来不及思索,在心惊胆战中只求投降活命,无人再为蜀主卖命,不要犹豫!

然而全军只有这两位文官主张积极冒进,几乎所有的武将都主张保守缓进。郭崇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正在这时,前线传来好消息:威武城望风而降!更令郭崇韬感到振奋的,是后唐军队缴获了威武城囤积的二十万斛粮食,解决了后唐远征军的燃眉之急。

郭崇韬兴奋不已,“啥也别说了,给我干!”

第二天(10月19日),前蜀凤州节度使王承捷以所辖凤、兴、文、扶四州之地投降。后唐接收了八千降兵,另缴获粮食四十万斛!

郭崇韬难掩心中喜悦,不禁感慨道:“消灭前蜀,指日可待!”

李继岌遂任命王承捷继续做凤州节度使,以作为正面典型。

又过了一天,10月20日,王宗衍兴致勃勃地抵达了利州,正巧遇上了威武城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直到这时,王宗衍才终于相信了后唐入侵的消息。

“这可如何是好?”

在王宗衍时期,内事不决问宋光嗣,外事不决问王宗弼。王宗衍向二人请教。二人说虽然后唐初战告捷,占我州郡,但东川、山南等大部分领土仍然完整,我们仍保存着强大的实力,陛下只需死守利州,后唐必然不敢深入。

王宗衍深以为然,于是派出“三招讨”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率三万大军迎战后唐,要给敌人迎头痛击,挫其锐气。

10月21日,兴州守将程奉琏向康延孝投降,并主动帮其修桥补路,从此蜀道不再难;

10月22日,兴州刺史王承鉴弃城逃走,郭崇韬任命最早投降的唐景思为兴州刺史;

10月26日,成州刺史王承朴弃城逃走……

康延孝几乎是一路传檄而定,高歌猛进。在26日这天,康延孝与“三招讨”在三泉遭遇,爆发了“三泉战役”。

三泉战役应该是后唐军队唯一一场正儿八经的战斗。

仅从数字上看,后唐兵力不足一万,前蜀兵力三万。兵力对比达1比3,且后唐军队是孤军深入,客场作战,而前蜀则是主场保家卫国。

然而后唐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反倒是前蜀士气低落、毫无斗志。

前蜀的这三万人是从成都一路跟来的从驾兵,他们从成都出发,途径绵州、汉州,千里之遥,甚是疲惫,而最令他们怨气爆棚的,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道是民不患寡、患不均。王承休抽调精锐组成了龙武军,龙武军的工资待遇是其他部队的好几倍,赏赐颇丰,而一旦国家有难,需要上战场的时候,却让他们先当炮灰。三万人怨声载道,极不情愿。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前蜀部队在扔下五千具尸体之后,溃逃不能止,康延孝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又缴获了十五万斛粮食。

威武城二十万斛、凤州四十万斛、三泉十五万斛……至此,后唐远征军以战养战,用缴获的军粮渡过了粮食危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三招讨”战败的消息传来,王宗衍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个口含金汤匙出生的妈宝男,从来没有面对过任何困难挫折,以为所谓的战争不过就是几句霸气侧漏的诗词而已,自己羽扇纶巾,谈笑间,敌人就可灰飞烟灭。

大溃败的消息传来,王宗衍连下三道命令:1,回家,回成都;2,让王宗弼来利州驻防;3,弄死“三招讨”!

王宗衍火速往成都跑,后续部队沿路破坏桥梁、栈道,以延缓后唐的进军速度。

康延孝也正在马不停蹄地往利州追赶,争取能够活捉王宗衍,立下千古奇功。

“三泉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不到四万,但此战役的意义却非常巨大。

后唐的以少胜多,让前蜀境内怀有观望态度骑墙派坚定了投降后唐的信念,从此之后,降将如云,降兵如潮,前蜀境内再无有组织地抵抗。

例如东川节度使、“主战派”宦官宋光葆向郭崇韬提出有条件投降,要求郭崇韬约束好先锋部队,不要骚扰东川地面,则东川开门迎降,否则就背水一战。郭崇韬回信好言抚慰。

10月30日,宋光葆正式向后唐大军献出东川全境(梓、绵、剑、龙、普五州);洋州节度使王承肇,献出所辖洋、蓬、壁三州;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宗威,献出所辖兴元府、开、通、渠、麟五州;阶州刺史王承岳献城投降……其他州县也纷纷望风而降。

王承肇,是王宗侃的儿子。王建子侄排“宗”字,孙子排“承”字。可以看出来,这些身居重镇而主动投降的,除了“王宗X”,就是“王承X”。崽儿卖爷田不心疼。

东川、山南等重镇投降之后,前蜀就真的是大势已去了,其他州县就算不投降也没啥意义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蜀就丢失了半壁江山。

郭崇韬又致书于王宗弼,为其分析利害,劝他投降。就在康延孝逼近利州时,王宗弼弃城逃走,“三招讨”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已被判死刑,还傻呵呵地来追王宗弼。等追上之后,王宗弼才掏出了诛杀他们的诏书,“看,宋光嗣要我杀了你们!”

“三招讨”吓得跪地痛哭求饶,求王宗弼开恩。

王宗弼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当然知道兄弟们的委屈,哥哥我实在不忍心下手,可不杀你们,又无法向朝廷交代……不如兄弟们给我指条明路?”

“三招讨”已经被朝廷判了死刑,除了降唐,别无他路,于是欣然与王宗弼达成一致:投降后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