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亨传奇

香江大亨传奇

第五八七章 鲨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与周志远合伙的二老板也姓周,和周志远是同乡,郑语桐叫他周叔。

一日,周叔跟周老大说:“你好眼力,你女婿不错。”

周志远得意道:“是不错,不过,不是我好眼力,是我好运气,我跟郑弟指腹为婚,连日后生仔生女都不知,就先结下亲家。”

周志远把郑语桐调到写字间做职员,记帐核数,随老板一道买金、识成色、定款式、监制、定价等等。

等郑语桐渐渐上道后,提升他做铺面总管。

郑语桐18岁那年,周志远把女儿周翠英许配给他。洞房花烛,正式结为夫妻。

同业及左右店铺颇为吃惊,周老板真的招伙计为婿,依周老板的门第,非得将女儿嫁予富家子弟才般配。

很多人称郑语桐为乘龙快婿,说他在周大福平步青云,全倚仗有个做老板的好丈人。

郑语桐缘何得老板器重,又缘何能娶老板的千金为妻,只有老板周志远最清楚。

也许,确有指腹为婚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勤奋努力。

如果郑语桐根器甚劣,就算周志远认他为婿,也得不到重用——经营金铺,可不比卖水豆腐那么简单。

对于郑语桐的发迹,很多年后,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乘龙快婿这一话题。郑语桐承认他非常幸运,终身不忘岳父的不弃赏识之恩,但他又说:

“所谓事无幸致,幸运不过只有一两次,而不会永运存在,所以‘勤’最重要;其次,‘诚’也不可忽视,对朋友必须坦诚,不能具有尔虞我诈的心理。”

郑语桐尊敬岳父周志远,也深深眷恋妻子周翠英,但他不希望老是听到别人议论他是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意味着他只是得岳父之恩泽,而非自己的努力。

若要想别人改变“乘龙快婿”的世俗看法,唯有靠自己努力。新婚后的郑语桐,工作更加勤奋。周大福金铺脱颖而出,成为同业的佼佼者。

当初,与周志远同来澳门的堂兄弟周方普,见自己的周生生金铺落在后面,暗暗较劲,一定得跟周大福比个高低。

1946年,收复后的香江开始恢复元气。周志远决定到香江开设分行,这副重担,自然落在郑语桐身上——他是周老大最信任、最器重的人。

周大福金铺分行设在最繁华的中环,郑语桐做经理,时年才二十一岁。

郑语桐第一次负责全面,不免心里紧张。

他趁金铺还在装修之际,抽空去别的金铺偷偷取经。他悟性很好,往往溜个几眼,就能洞悉出奥妙。

他每天工作10多小时,晚上睡在床上,仍在琢磨金铺的事。

接洽生意,购货定款,铺面管理,记帐管钱,全都一脚踢。他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都为他年轻时的充沛精力而颇为吃惊。

10年之后,郑语桐早已是经营金铺的行家里手,同业与伙计谈起郑语桐,莫下折服不已。

金铺经营得有声有色,规模不断扩大,同业中的后辈称周志远为金王。

香江的发展远景比澳门大得多,周志远香江这边金铺大有起色,便把总行迁来香江,澳门的金铺作为分行。

周大福的另一位老板周叔,对郑语桐的评价不亚于周志远。

他年事已高,不想再泡在生意场上,就将股份转让给郑语桐,安度晚年。

周志远也有心成全女儿女婿独立执业,也想退出周大福。

郑语桐诚心挽留,周志远便保留了部分股票,渐渐淡出经营。

郑语桐成了周大福的老板,郑语桐的朋友便叫他新金王。

郑语桐不承认他是金王,他认为,在富豪遍地的香江,周大福还称不上什么王。就算周大福的资产列同业之冠,郑语桐也不会满足做金王。

当时的首饰,通常是金银两种。郑语桐看到香江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追求奢侈,珠主业前景将不可估量。

现在虽然还未形成热门,如果等形成热门再跟在别人后面,要想创出牌子,事倍功半。

钻石是珠宝之王,价钱极昂,要做就做附加值高的钻石生意。在西方,经营钻石的珠宝店,都是赫赫有名的一流店,资本雄厚,信誉极佳,郑语桐自然渴望做这个“一流”。

郑语桐自觉周大福财力单薄,就把两人合股改组为有限公司,扩股增资,郑语桐仍是最大的股东。郑语桐并不打算放弃金银首饰生意,继续增设分行。这一年,也就是1960年,公司盈利五百万港元,名列同业前茅。

经营钻石生意,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钻石来源。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国,钻石经营为英籍人开的戴比尔公司垄断,戴比尔公司还控制了其他国家的钻石,钻石营业额占全球的八成。

戴比尔公司出售钻石很独特,不是见钱就卖,而必须凭该公司发给的牌照才可批购。

戴比尔牌照控制为五百张,戴比尔公司定期对持牌者进行跟踪核审,只容许持牌者自己使用,不准将批来的钻石转手倒买。

香江只有廖桂昌拥有一张戴比尔牌照。廖桂昌雅号是钻石大王,严格讲是钻石表大王。

手表的机芯来自瑞士,他买来粗石,经过精加工,再把成品钻石镶嵌在乎表上,一年只制做几十块钻石手表,每只表的售价因钻石的不同而下等,至少值百万港元。

郑语桐不可能在近几年内申请到戴比尔牌照,他设想:廖桂昌做钻石表,我做钻石首饰,只要我能得到配石,近期内就无人与我竞争。

郑语桐凭何得到戴比尔大亨的青睐,一下子给他10多张牌照?全球不少钻石加工厂,经营了10多年,都得不到戴比尔的配石,只能承接珠宝商的钻石加工业务。

原来,郑语桐为涉足钻石业务,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钻石的资料。

为此,他特聘了一各英文翻译,把英文钻石资料翻成中文。一个奇想在郑语桐心中渐渐明朗,他立即带翻译,辗转飞赴南非。

南非的钻石资源为国家垄断,戴比尔把持着钻石经营专利。占地主之宜,南非的钻石加工厂遍地开花,它们凭牌获得戴比尔的配石。

想得戴比尔牌照,捷径只有买下一间钻石加工厂。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语桐果真就买下一间钻石加工厂,这间厂竟有10多张戴比尔牌照!

一石二鸟,郑语桐既得10多张戴比尔牌照,又有自己的加工厂。南非加工钻石有数百年历史,香江的加工水平不可能一下子迎头赶上。

当周大福珠主行一气弄到10多张戴比尔牌照的消息传开,香江钻石大王廖桂昌大跌眼镜。钻石大王的尊号“禅让”给郑语桐。

钻石、黄金是周大福两大拳头商品。郑语桐并未忽略其他珠宝的经营,周大福的珠宝门类有二十多项,款式多得连郑语桐也数不清。

钻石使得周大福营业额大增,公司开始甲亿元作为营业额的计数单位。

郑语桐对钻石忠贞不渝,挚爱难舍。他一直是香江的最大钻石进口商。

他在1992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周大福每年进口的钻石数量约占全港的30,1991年本港共进口8亿余元钻石,其中属于本公司的有2亿多元。”

周大福的钻石来源,不再来自南非一地,还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

周大福的钻石首饰这般热销,是郑语桐准确把握女人心理的结果。

女人爱美,钻石的耀眼光芒,绝非金银所能比拟。女人好显示高贵,钻石因其连城的价值,拥有它的女人,不是超级阔大,就是地位特殊的贵妇。钻石可以保值,拥有钻石,就拥有财富,钻石不怕腐蚀、磨损、碰跌,便于匿藏、携带。

周大福的宣传广告,就是针对女人的心理而进行的。

周大福生意做大了,郑语桐不可能事事一脚踢。他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他对部下的任命从不草率行事,一般都要经过几年的考察。郑语桐只受过小学教育,求贤若渴,尤喜欢大学毕业生。

他的人才标准从来都是德才兼备。他常常感叹道:“我最重视人才,而真正有才干兼可信赖的人,却是最不容易找到。”

当时香江的金铺有数百家之多,数周大福风头最劲,独占鳌头。这能把郑语桐的成功,归结于“乘龙快婿”吗?

郑语桐把他的成功归结于。

“处世之道,必须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

这就是周大福公司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字真言。

到第二代,情况起了变化,周志远的三个儿子对继承父业不感兴趣,周志远便把女婿郑语桐立为周大福的掌门人。https://

周方普有一妻一妾,共生有六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继承父业,另三个儿子另寻发展,金铺号仍叫周生生。

周生生为何要与周大福对立,港澳有多种传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周生生的少掌柜认为周大福易手外族人,不合宗族嗣法。

又说郑语桐以郑家人自居,不愿意参加在港周姓人举行的家族性社交活动,据说一次宗族成员聚会,念莅会者名册时,对周性成员,皆有名有姓,念至郑语桐时,却称“周志远婿裕彤”,使得郑语桐夫人周翠英大为不满;郑语桐入主周大福后,周大福蓬勃发展,引起周生生老板的妒嫉。最后一说恐怕更近情理:在商言商,商场无父子,亲友更无情。

周生生对周大福采用紧追紧逼的方针,你到哪里设行,我不与你隔壁,就与你对面。

你卖什么,我也卖什么;你弄戴比尔牌照进钻石,我也非戴比尔不二,决不让你独占鳌头。

周大福以“一口价”予以痛击,周生生就高擎“不二价”反扑。

二周斗得难分难解,天昏地暗。这情形,就像百货二强先施、永安竞争厮杀一样,两家都把生意做得尽善尽美,登峰造极。

论营业额,周大福略胜一筹;在铺位上,周生生则遥遥领先——周大福拥有十家分行,周生生有二十间分行,数量超出周大福一倍!

是周大福财力有限,置不起店铺物业吗?非也。

从七十年代起,郑语桐把重点放在地产上。如果说,珠宝业为郑氏赚得第一桶金,那么地产就是郑氏的一座金矿。

郑语桐投资地产,觉悟甚早。

珠宝业的盈利,为他投资地产提供了颇丰的资金,他不断扩大规模。1965年的银行危机,1967年的事件,使他的地产业受挫。

宫人纷纷抛售不动产,而抢购珠主首饰类的浮产,郑氏受益匪浅,他审时度势,结果把盈利压在市道黯淡的地产上。

郑语桐说:“投资要看准机会,尽量在最低点购人,最高点放出,总而言之,所有行业的兴衰都在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郑氏趁低吸纳,地产回春,价值冲天。郑氏的这番话,与其他成功的地产商如出一辙。

几十年来,涉足地产的商人少说有数干,成功的只有几百,而能成地产巨子的,屈指可数。

平心而论,郑语桐、郭德胜、李兆集、李家成、陈曾西、王德惠、胡应项等,当时的资本并不比他人雄厚,他们之所能获巨大的成功。在于他们的远见卓识,励精图治。

减然,世上哪有地产常处低潮,可趁低吸纳的好时机?若真是这样,就无人敢做地产商。

地产常处旺市,地产商才大有作为。因此,趁低吸纳,绝不是等低吸纳。只要看准地盘和形势,高位吸纳也是有大利可图。

今天的高价,就是明天眼中的低价一一这是充满活力的地区的地产规律。

1970年,郑语桐以一亿三千七百港元的惊人高价,从太古洋行手中购得九龙尖沙咀“蓝烟囱”旧址。

蓝烟囱是太占的一间轮船公司,该地盘仅是一片破旧不堪的码头和厂房。

郑氏在地盘上建新世界中心:丽晶洒店、新世界酒店、几万平方英尺大型购物中心、几千个商业单位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