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新明

振奋新明

第288章 洛阳新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从武昌一路北上,抵达河南境内的时候,已经快过年了。

“密之这一路北行,你有啥体悟?”

“山河残破,民生困苦。”

“吾就一个感觉,百姓活的太苦了,一路上百姓饥谨不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居不挡风,这样的情况吾都不忍视之。”

“王爷有此仁心,已经是天下百姓之福了,吾相信在王爷的治下,百姓迟早会过上好日子,咱们陕甘这几年不就变好了?”

“还不够,密之咱们在此立下宏愿,二十年内让天下绝大多数百姓年年有新衣穿,餐餐能吃饱,顿顿能见肉,家家有新房,你看可否?”

“吾替天下百姓谢过王爷,此生得遇王爷此等胸怀百姓的大才,是方某等人的荣幸。”

“你先不要给我戴高帽子了,要想实现这个宏愿,靠我一个人不行,得靠众人的力量。”

“邦德,你放心,吾等一定竭尽全力,为天下百姓肝脑涂地。”

“谢谢你们,让我们共勉吧。”

要认认真真的改变世界,这是此次北上的时候,李振新生出的最迫切的想法。武昌会议对他的打击非常大,让他知道要通过做上层工作,来改变这个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管干什么,他们都觉得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根本伺候不过来。

既然这样,那就从基础面来缓缓图之吧。只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很多事就会自然而然的被解决。什么顽固派,实力派,在强大的生产力下都不过是纸老虎。

回到洛阳后,李振新立马开启了一件事——新办三所大学,大明工商大学、大明农业大学、以及大明第二师范大学。这样整个军政府系统内就有了,六所大学。

农业大学和第二师范建在河南,一所在洛阳,另一所在郑州,工商大学还是建在了长安,那里条件成熟一些。与大学相应的是就业制度改革,规定除了军政大学和讲武堂以外,其他的大学毕业生要在军政府注册的公私机构就业满三年以后方能有入仕为官的资格。

在各种非官府机构中,设立相应的职称评定机制。职称评定,参照官员品级来定。相应的等级,在政治上享受同等级别官员的待遇。

建大学最大的麻烦是缺乏人才,本来以为经过这几年的大学培养,凑一些教师出来还是不难的。但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同时建三所大学,人才根本不够用。

方以智作为河南两所大学建设的负责人,急的要死,他实在是玩不出大变活人的把戏,只能去找李振新,让他出出主意。

“密之、这有何难?咱们没有人才,不代表其它地方没有人才啊。”

“其它地域,估计能在大学当老师的人才也没多少。”

“非也、要把目光放长远,在大明的可不光是大明人啊。”

“王爷,你是说找那些西洋人?”

“为什么不哪?西洋人能给人当师爷,怎么就不能当老师哪?要聘请他们到大学来当教授!当然,要请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不能请混日子的。”

来大明谋生的欧洲人,并不罕见,不光是东南沿海有,像陕西、河南这样的内陆城市,也偶尔能碰见几个。洋人来大明之后,有的以传教为生,这部分人应该是有教会的资助。更多的人是在大明当雇佣兵和师爷,比如著名的汤若望等人。

“那些洋人加起来,还是不够啊!”

“那就只能慢慢解决了,西洋那么大,只要咱们的待遇足够吸引人,总会有人才过来的。”

实话说,现在到大明的所谓学者,都是些二把刀,欧洲真正的人才,还真没那个必要冒险来远东讨生活。

建大学只是个开始,要想尽快将河南发展起来,李振新还准备干件大事。在洛阳建一个新区,这个新区里,所有工商产业前三年免税,新区还将推出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来扶持产业发展。

“诸位洛阳新区,是我们建的第一座新式产业园,包括官府的形式都有很大不同,官府将是新区建设的服务者,而不是父母官。”当李振新将自己发展洛阳新区的概念讲给在座的官员的时候,他发现这些人并不理解为啥要这样搞。

好端端的官府不收税了,还要去保护这些商贾,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王爷、咱们官府不都是治民理政?可这新区里,既不收税,也不治民,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说这话的人才是本末倒置,总想着要当官老爷,而不服务于民,帮助百姓解决问题,尔俸尔禄,皆是取之于民,自然是要为民办事。我看咱们军政府的官员中,有很多是思想没有转变过来的落后分子,这样的人要清除我们的官员队伍中,把他们赶到南方的那些腐朽官僚中去。”

在洛阳新区筹备吹风会上,李振新率先开炮,向思想转换不过来的落后分子开战。发起了一场北方军政府内部的清理运动,扬言要将所有思想转变不积极的落后分子,全部驱逐到南方去。

搞这事的原因是,一时半会很难用正常的方式,做到思想统一的境界。既然这样,那就用逼人站队的方式,让他们主动的来适应军政府的节奏,而不是费劲吧啦的去解释这么做的目的。

你不理解洛阳新区建设的目的?那你就是落后分子。你不明白办大学的目的?那你还是落后分子。总之一句话,凡是不支持军政府政令,不支持李振新的人,都是落后分子。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的手段。虽然这种乱扣帽子,强制洗脑、逼人站队的方式后患无穷,可为了尽快的形成合力,完成社会动员,进行社会发展,又不得不这样做。

以后再想办法修正这种急功近利的手段吧,现下的情况是,若不用这种手段集中思想。很多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促进时代进步的方式就没法高效推进。

比如蒸汽提水车,在河南农村的推广,就阻力很大,不少乡绅说这是在破坏风水,给当地惹祸。事实是,这些提水车改变了原有的治理体系和资源分布结构,冲击了他们的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