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的高考作文是滕王阁序!

娱乐:我的高考作文是滕王阁序!

第8章华夏文坛震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帝都。

华夏文坛协会。

“会长!会长!”

一身中山装的年轻人拿着手机急匆匆的闯进带有副会长标牌的屋内。

正站在屋内练习书法的老人被突然进来的年轻打断。

随后缓缓放下手中的毛笔,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小张啊,都说了多少次了,做事不要急急燥燥的。”

“作为协会的人,怎么这点心性都没有。”

听到这话,张立连忙整理整理衣服快步走近老人。

“刘会长,你快看这篇在网上爆火的文章!”

张立将手中的办公平板递给时任华夏文协会副会长的刘书玉。

“网上爆火?应该又是那个娱乐公司传出来的吧。”

“不过能在当下时局爆火,应该是有些水平的。”

刘书玉从上衣中的口袋中掏出一副眼镜缓缓带上。

接过平板开始看起上面的文章。

“《滕王阁序》?有点意思,我记得这不是今年高考的作文命题吗?”

“我记得当时国家专门邀请我和会长一起探讨。”

刘书玉喃喃道。

打开文章继续往下看去。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到这,刘书玉的眼中满是震撼。

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继续往下看去。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刘书玉强忍着心中的震撼,颤抖着嗓音问向小张。

“小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出处吗?”

“这是今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今天刚在网上传开。”

高考作文?!

真的只是一篇高考?

刘书玉脸上的神色满是将信将疑。

此等胸怀真的只是一位年近弱冠的少年能写出来的?!

这篇文章的引经用典极为偏僻。

就连自己的鲜有认知。

自己读书几十年难道还不及一位考生?

刘书玉摇了摇头,将那些思绪抛开,继续看着整篇文章。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刘书玉看完整篇文章,一股失神之意在脑海中散开。

此文气势恢弘自然,意境开阔,辞采更是绚丽工整而少堆砌矫饰。

自己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文章。

在张立异样的眼神中。

刘书玉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次都都有一种不同的感悟。

刘书玉缓缓闭上眼睛,回味着滕王阁序带来的感悟。

回想开始上任副会长。

自己有多久没有见过这种文章?

有多久没有认真的去赏析一片文章?

更多的是自己想要了解写出这篇文章的人到底是谁。

“小张,去帮我查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务必尽快!”

“如此惊世的才子自己一定要见见面!”

听完,小张立马转身出门。

刘书玉缓缓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

反复回味着文章带来的那种新奇感。

突然,刘书玉站起身子喃喃道。

“这件事要和会长谈谈!一定要拉那才子加入协会!”

说着刘书玉快步来到楼上的协会会长室。

而此时会长办公室内已经有几位头发略显花白的老人。

他们每个人都有那种古时私塾老师的文人风范。

“呦,老刘你也来了!之前听小张说你在忙,就想着等会再叫你。”

“快快快!快来看这篇文章!”

李军看到老刘进来连忙站起身子拉着他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而桌子上正是那篇滕王阁序。

“这篇文章实在是让人唏嘘不以啊!”

“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了!”

刘军年轻曾经是老部队里面的政委。

后面战争结束,文化开放,又回归本职工作。

刘书玉挠了挠头看着李军说道。

“刚刚看过了,我找你也是为了此事。”

“哦?!”

李军有些诧异道。

“我找你是想赏析一下这篇文章!”

“虽然现在都开始崇尚传统文化,可是我们的底子你也是知道的!”

“但这篇文章不一样!它绝对能弥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看见刘书玉一脸认真的模样,屋内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李军略带笑意的回答道。

“我也正有此意,所以才叫了一屋子的人。”

“今天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把这篇文章给他赏析出来!”

李军高昂的声音让屋内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又兴奋起来。

他们又回到了曾经为了报效国家四处求学的状态。

在简单安排了工作后。

整个屋内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刘书玉找到纸和笔开始写起滕王阁序的赏析开头。

就在第二天,网上多了一篇关于《滕王阁序》原文赏析。

赏析的开头如此写到。

“《滕王阁序》全文行思缜密,不拘一格,本人作为此次高考命题的参与者之一。”

“这篇文章紧扣题目,完全是本次高考命题的模范参考。”

“就本人乃至所有命题人可能都没有能力写出如此出神的文章。”

“而今看到这篇文章,鄙人斗胆对此篇文章进行拆解赏析。”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滕王阁序》的写作特色极其丰厚,句式错落,节奏分明,骈俪藻饰,辞采华美,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本人读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能从中有所感悟……”

而赏析最后的署名正是华夏文坛协会副会长刘书玉。

……

此时江丰也正好看到这篇赏析。

一篇赏析寥寥数千字。

却也只是将整篇文章拆析大半。

这篇作者对文章里一些比较深的用意还是有所欠缺。

不过这也很正常。

虽然这个世界文风兴盛。

但是曾经那些足以流传千古的文章诗句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

而崇尚、传承、宣传华夏文化也正是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

打开这篇文章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好评!

只不过,有好就有坏。

一只只小黑子开始游走在网络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