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日不落

朕的大明日不落

第166章调整部署2合一大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哦?渭河的水路你走过吗?”朱由榔问道。

“王爷,刚从格物学院毕业的时候,我就在陕西商队,从秦州(天水)到潼关的水路我都亲自跑过。有时候渭河水量不大,有的地方水浅,所以,渭河上航运船舶都比较小,可是怎么也比用马车运输便捷、划算。”

渭河通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初,到了春秋时期,渭河船运愈加兴盛。

到了汉代,渭河已成为东西运输交流和沿途人员来往及运送物资的重要航道。

隋唐及宋、元、明、清时期,渭河航运更为兴盛发达,并在沿途虢镇、眉县、兴平、咸阳、草滩、交口等地设立停泊口岸,上下人员和物资。

民国时期,渭河仍是关中通往中原及黄河中下游的主要航道,1937年出版的《陕西水利概况》记载:“渭河航运最著关中”,“上行货物以盐及炭为最多,洋广杂货次之,下行货物以棉花为最多,药材、牛羊皮次之...”

1936年陇海铁路通到宝鸡后,渭河航运日渐衰落。1971年宝鸡峡引渭渠通水后,由于水量减少,渭河失去了航运能力。

“哦,那就好。你们什么时候在洛阳建的马车厂?”朱由榔继续问道。

“洛阳的马车厂设立快一个月了。王爷,您在东南与清兵交战,朱橡奉命进入河南,那时候我们就想到中原和关中光复之后需要大量的马车,就着手准备在洛阳设厂,兼顾中原和关中。不仅如此,王爷,我们在京师的马车厂也已经选好了地址,正在修、建房屋;而且,我们已经派人前往沈阳和大同,准备设立在辽东、大同的马车厂。”

“好,朱林,你们做得很好!马车目前还是大明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运不发达,马车是绝对主力。过会联系一下,看能否调入更多的马车配件到洛阳,孤需要短时间内制造大量的马车,实在不行制造木轮的老式马车也可以,木轮马车的车架可以按照胶轮马车的尺寸制造,方便今后改造成胶轮,用的时候可以每辆木轮马车装载10石粮食。”

朱由榔与朱林接触不多,对朱林不甚了解,现在看来陶万悟选朱林接班还真是很有眼光。

“张奎,给朱橡发电报......”

朱由榔的部署做了很大的调整,首先是永明军改编成三个师,马祥麟升任军长并兼任永明军第一师师长。具体方案是马祥麟部六个团、朱槐部的三个团、目前还在长安朱桐部的两个团,外加改编新兵24000人,整编成三个师,原朱槐手下副师长朱榕升任永明军第二师师长,原马祥麟手下副师长陆天泽升任永明军第三师师长。

朱榕、陆天泽都是衡州讲武堂第二期学员。

朱榕一直在朱槐手下任职,屡立战功。

陆天泽最早在亲卫军任职,朱由榔组建永明军第一团的时候他带着一个营的亲卫军划归马祥麟手下任永明军第一团副团长。

朱槐带领本部余下的三个团外加12000新兵,改编成六个团的运输兵,朱由榔还给这只部队起了个名字:飞虎。

‘飞虎军’当前的任务就是带着10个团的生产兵向西北运送粮食。

朱由榔准备过段时间把朱槐调任都督府,负责大明军队的后勤保障。

朱由榔的新部署还包括:

朱柯部迅速奔赴凉州并尽量多带些粮食,到达后带领10个生产建设团先驻守凉州,待时机合适时再向甘州、肃州进兵。

朱材部迅速奔赴宁夏中卫、宁夏卫、延绥镇布防。

陆天泽率领新改编的永明军第三师暂时留守凉州等待朱柯部接防。留在凉州的还有计划编入朱柯部的新兵、准备跟随朱柯部驻守凉州的10个团的生产建设兵以及这些生产建设兵的家眷。

这些新兵会暂时跟着陆天泽部训练,生产建设兵团要开始在凉州建设兵营、建设粮库、建房、修路、垦荒、种菜。这个季节在凉州已经不能耕种粮食了,但可以种植一些蔬菜,以便节约食用粮食。

朱橡的直属部队要安排大部分兵力带着计划编入朱机部、朱材部的新兵、准备派往河套地区的10个团的生产建设兵以及其家眷前往宁夏中卫,留下准备编入朱材部的新兵,然后让朱材部想办法用船顺黄河向下到河套地区与朱机部汇合。

朱材部肯定现在没有船,但朱材部起家于微山湖,军队中有会造船的和会‘驾驶’船的,可以在宁夏中卫、宁夏卫多造一些适于在黄河航行的船只甚至木排、皮筏并护送这些去河套的人员。

黄河从兰州经宁夏城、包头以至河口镇1600余公里的上游河段,尽管河道与水流情形极端复杂,对水运工具、航行技术、运输数量与速度,皆有不同的制约和要求,但相比中游还是要好很多,特别是宁夏中卫往下,水流相对平稳,航运一直兴旺。

其余的生产建设兵及其家眷、被编入朱桐部的新兵,还有八旗兵俘虏、不愿意被改编的绿营清兵(投降满清的原大明官军),将在马祥麟部、朱

槐部的带领下撤离凉州,前往关中平原。

然后马祥麟将带兵南下广西、云、贵、川,同时带走3个建设团5个生产团;朱槐部要带着10个团的生产建设兵从孟津向西北运送粮食。

朱桐部接收改编新兵的同时,要带领剩余的70个团的生产建设兵在八百里秦川修葺灌溉渠、修建扩宽官道、恢复耕种。

那些鞑子俘虏、绿营清兵也交给朱桐部看管使用,这些人将会和大明的犯人一样进行劳改。

待朱柯部抵达凉州后,陆天泽部会南下追赶马祥麟部,他最后的驻防地是大理。

向河西走廊转运粮食太困难,那就先撤到容易得到粮食的地方,同时尽量多地向别处派遣人员,朱由榔很是无奈。

“好的王爷,奴婢这就安排发电报。”张奎待朱由榔说完部署调整方案之后马上说道。

“等等,专门给朱槐发一封电报,告诉他这次运送粮食事关重大,让他一定要重视,可以购买、雇用、租赁当地的车辆、牛马驴骡。另外,告诉他,孤想他了,让他将运送粮食的事情安排妥当,并运转正常之后来京师见孤。就这些吧。”

“好的王爷。”张奎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王爷,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配合的吗?”生继勇问道。

“有,尽快组织派遣到关中平原各府州县的官员,要尽快到任并将各地的情况搞清楚,那20多万人到达后要尽快投入工作,需要当地官员做好统筹,否则会耽误事情;

安排襄阳、郧阳、汉中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参加扩宽、修建进入关中的官道,嗯,就选祁山道、陈仓道、子午道、武关道这四条路吧,等马祥麟他们到达关中,要安排一部分生产建设兵参与其中,这样从两头向中间赶修,争取今年年底之前要完成这四条官道的扩建改建工程。

这四条官道通畅了,无论从湖广还是四川进入关中就方便多了,可以从湖广、四川向关中以及更西北的地方运送粮食等物资。”

“好的王爷。王爷,这些大顺旧部今后要留在关中吗?”生继勇问道。

“不,这次的部署只是因为从河南向河西走廊运送粮食路途太远了,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这些人还是要去河西走廊垦荒耕种。如果顺利的话,在关中耕种了冬小麦之后,就要逐批向西北转移,明年开春一定要在河西走廊垦荒耕种大量的粮食!”

“这是为啥?王爷,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这些年战乱不止,加上天灾,人口锐减,大顺余部那20多万人分散到整个关中不更好吗?”生继勇很是不解。

“王爷要谋取西域,就必须在河西走廊屯田。”朱檀说了一句。

“哦,那就好理解了。只是,唉,如此看来,通往西域的官道也要尽快修整,一旦开战,军需还是要从关中运送过去。”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在格物学院读书时听到的一句话,生继勇已经理解得非常深刻。

“这是好事,修好路,商队可以重新进入西域,让丝绸之路重见天日。”朱林插话。

历史上“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是由德国东方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五卷本《中国亲程旅行记》的第二卷中提出来的,书中他将从中国长安(西安)到达罗马之间的一片交通贸易网络称为“丝绸之路”,时间是在1882年。

朱由榔在衡州开设格物学堂、格物学院所用的历史教材是他亲自主导修订的,一些历史词汇、地理词汇已经提前出现。

“不仅是这里,大明境内都要完善道路交通,要想富,先修路!”朱由榔又出惊世之语。

“要想富,先修路!王爷,大妙啊!”生继勇赞叹。

朱桦:“王爷总能语出惊人!”

生继勇:“王爷,可以大肆宣讲这个理念!”

郑民:“......”

刘青山:“......”

“好了,不要这么大张旗鼓地拍本王的马屁了,朱林,让永明商队参与向西北乃至中原地区运送粮食,特别是那些不能河运的地方。

生继勇,要下令给各地的军政府,让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在非农忙季节,要抓紧道路建设,用几年的时间,将大明境内的水、陆运输完善起来!”朱由榔说道。

“王爷,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修路了。王爷,湖广、山东不算,新光复的北直隶、河南、等地,当地军政府组织以工代赈,修路、修渠是最正常的,就是京城,目前也有大批人员在修路呢。”生继勇说道。

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河南、山西、陕西、北直隶田地荒芜很多,各地都有大量的流民,生继勇领导的政务系统在各地以工代赈。

“京城修路孤倒是看到了,你们做得很好!”

“王爷,您让朱槐入京不会是想让他主持修路吧?”朱檀笑嘻嘻地问道。

“当然不是,修路的事有生继勇他们组织

就行了。”朱由榔喝了口茶水,然后郑重地说道:

“这次的事情给孤一个警醒,就是后勤保障工作要重视起来了!

以前我们无论是在海外作战,还是在湖广、山东、东南、乃至京津作战,凭借着我们强大的水师,舰船众多且巨大,从来不用担心粮食、弹药的后勤补给的事情。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在西北,将来漠北、东北甚至极北地区作战,如果后勤保障不到位,那后果不堪设想!”

“生继勇,向陕西各地派送的官员什么时候能全部到位?”朱由榔没给别人插嘴的机会,而是开始了另一话题。

“王爷,目前只是选派了各府的官员和部分县级官员。王爷,我在湖广河南的时候,派了很多预备官员跟随朱橡将军的部队出征,光复失地之后马上就有官员顶上去,能立刻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可是我们的军队收复失地速度太快了,目前河南、山西、陕西都还有很多县的官员没有到位呢。

还有,王爷,尽管我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但我们储备的行政人员还是不足,眼下陕西、山西县级官员的选派很成问题,都快愁死我了!”

“那就先从军队抽调,营级军官出任县级主官,府一级要团级军官来出任。”

这已经降格了,朱由榔前世经常听到的是‘县团级’、‘地师级’、‘省军级’。

“王爷,现在也是这样做的,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其他佐贰官员,最重要的是税务局的主官。”

“哦,这是个问题。嗯,先配齐府一级衙门的人员,县级的不行就暂缓,同时抓紧培训,可以不是永明格物学院的学生,那些考中举人、秀才的,可以培训后出任官员,那些读过书但没有考取功名的通过培训可以加入税务局。哦,不限于湖广、山东的人员,可以由派到各府的官员主持在当地招募。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将来要逐渐走向正规。”

在朱由榔心中,有些州县不派官员不算太大的事情,大明很多时期派的那些只会祸害百姓官员能治理地方?还不如不派官员呢!

当然,朱由榔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但目前的状况他只能慢慢来。

“王爷,我原本想建议把那些大顺余部转移到海外,这样既可以减少当地粮食的消耗,也能减轻向西北运送粮食的负担,然后听王爷说要谋取西域,我也就没提这个建议,可我觉得可以将河南、山西、陕西部分流民转移到永明岛、吕宋、南洋甚至是明南大陆去,王爷,这几个省也是多年战乱,加上天灾、瘟疫,粮食肯定不充足,必然要调入粮食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但这几个省深处内地,我们向这些地方运送粮食难度比较大,王爷,您看可不可以...”郑民看趁着朱由榔停下喝水的空,马上开口说道。

“嗯,暂时不要这样做,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年被闯贼打烂了,人口剧减,尽量不要再向外移民,这几个省特别是河南可耕地面积很大,需要众多的人来耕种。现在和一年前我们在山东时的情况不同了。”朱由榔说道。

“好吧王爷,只是,王爷,我们在南洋已经准备了很多可开垦的土地,据从吕宋回来的山东那些生产建设兵说,那里规划得很好,甚至已经盖好了很多房子,可以说为后续移民做好了准备...”郑民继续分说自己的看法。

“孤准备组织江南重点是福建、浙江、江西的百姓进行移民,那里的人口密集,可耕地不足,人均占有耕地过少,而且土地兼并严重,不解决好会出乱子的。”朱由榔打断郑民然后说道。

“郑民,在山东时我们首先要解决有没有粮食的问题,那时候朱桦在海外大量采买粮食,最远到了印度去买粮食,造成海外粮食价格上涨,所以要尽量多尽量快地耕种粮食。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手中不缺粮食,只要解决运送问题即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多条路径向内地运送粮食,可以从天津、临清两地向西运送,在黄河沿岸,还可以多选择地点向北运送。朱林、刘青山,要安排商队配合生继勇他们做好粮食转运工作,特别是在黄河枯水期到来之前尽量多运送粮食到洛阳、开封一带。”

“好的王爷。”朱林、刘青山答应着。

“朱檀,你要安排人大批向大同调运粮食,并让朱机派至少一个团前往河套地区,按我们原来的计划选址筑城,同时,朱林,安排永明公司煤炭、铁矿勘探人员进入河套地区,抓紧进行勘探。哦,让格物学院建筑系出几套棱堡、碉堡、城池的建筑图纸,要快,同时派几个建筑方面的大匠工带些人去大同,然后到河套指导筑城。”

“好的王爷,我下午就找黄维之商量出兵运粮的事情,生继勇,能抽出生产、建设兵协助运粮吗?”朱檀问道。

“可以给你调两个团的人马,哦,分属不同的团的人马。最近京、津两地建设项目较多,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还不多,实在是抽调不出太多的人。”郑民替生继勇答道。

“运送粮食的任务完成以后,从京师到宣府、大同的官道也要扩宽。”生

继勇补充说道。

“可以考虑让宣府方面的驻军和非战斗部队协助。王爷,砖瓦窑、石灰窑方面的行家里手也抽调一些去河套吧,还有就是一些垦荒、筑城、建房用的工具、设备,也从京师组织齐全带过去吧,以便凉州那边的人一到河套马上就能开始建设。”朱林建议道。

“行,你们看着办。除了这些,还要尽快开始对从京师到宣府再到大同的铁路进行路线勘察,适当的时候就要开工建设,如果我有从洛阳到肃州的铁路,哪还需要这么麻烦?所以铁路建设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朱桦,将永明公司铁路探勘和修建的工程技术人员尽快、尽量多地调来大明,加快铁路探勘、建设的速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