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后面便是许多官员上书建言的题本了。
这次题本选录是经过朱由校审核呢,里面收录的三份建言题本。
一份是户部事左侍郎臧尔劝提议增收商税的题本;另一份是户部尚书李汝花要求追逃历年赋税逋欠事的意见;最后一份便是提倡开放鼓励海贸,设关税等的题本。
由于内容很多,黄栋也并没有一个一个读。只是讲述大概,让茶客了解大概便可。
但当众人听到听完三份题本内容,瞬间炸开锅了,特别是第一份即增收商税的题本跟他们紧密相关。
明代的商税,主要分为过税和住税(亦称市税)两个大的方面,每个方面下面又都各自含有数种不同的具体税目。
过税主要包括钞关税、进门税等等;住税包括官店钱(政府拨出专门的房屋为商人停留客货等,然后收税)、市肆门摊钞(营业税)、契税等等十余种。
商税对于普通农民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明代市民阶层与商人影响极大。在坐能有闲心思喝茶的,大多有一定家产或者生意的人,对于商税自然极其敏感。
“怎么还要加征商税,这往后的生意还怎么做。”
一个中年的行商听闻此事不免埋怨道。
他常年来往于南直隶与北京,自然是对钞关、对来往商人的盘剥很是明了。虽然税率不高,从杭州经运河前往京城,要经过临清、扬州、杭州、崇文门四处钞关,每过一個都要缴纳一次税,让许多行商不堪重负。
没想到他这话一出,立刻就被知情的人打了脸。
“郑爷,你可别哭穷了,跟我们比起来,您过的很是滋润呢。谁不知道你每次过抄关都打着武安侯郑府的旗号,钞关哪里敢收您的税呀”
这姓郑的行商听到此话一出,立马急眼了。
“你当打着旗号是白打的吗?每年给府上进贡采买的货物、上下打点的银两不知几何,你们不懂!”
“对,我们不懂,那这个差事还不如让我接下,我可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呢。”
一位也是行商的同行打趣道。众人闻言皆笑,郑行商闻言也不理他。
“唉,就是不知道要增额几何?”
“朝廷增额几何没啥,就是怕下面的差吏会照着此法增额几倍来收。看这样子,还不如早做打算,我看现在还是赶紧向郑爷那样,找关系依附才好。”
所言甚是,众人纷纷暗许。
这其实也暴露出明代商税征收的问题,便是朝廷虽有规定,但实际征收过程中,官吏往往会加倍征收,还没有监管,而如果依附于权贵、朝官才会稍加收敛,便宜行事。
“不要急,这只是题本奏言,万岁爷同不同意还两说呢?”
“是呀,不过既然上《京报》给予众人知晓,那说明就八九不离十咯。”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众人的心情也低落了不少。有些人甚至开始说提议此事的户部事左侍郎臧尔劝是奸臣,不然不会如此。
不过在场诸人也不全是反对,角落有一个身材挺拔肤色白皙,面容清瘦,手臂粗壮异于常人的书生一直在边喝茶边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