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咱也一直想问这个问题!”朱元璋附和道。
蓝斌想了想:“据我估算,朝廷这些年发行的宝钞,少说也有几千万两。如果朝廷通过宝钞和金银兑换,来解决宝钞贬值问题。”
“那么朝廷金银储备至少要有千万两白银。”
“千万两白银储备?这么多?”
朱元璋和朱标都一阵瞠目结舌,虽然已经料到解决宝钞问题,朝廷需要大量金银储备,但他们觉得储备上数百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却没想到蓝斌说的金银储备,居然要千万两白银。
还是至少。
蓝斌苦笑连连,千万两白银储备,算多吗?
如果不是朝廷没钱,他都希望朝廷能有个几千万两白银,最好是黄金储备。
一来,金银储备足够多,可以从容应付展开金银和宝钞兑换后,出现的挤兑现象。反之会沉重打击朝廷信誉,彻底让朝廷货币政策崩溃。
二来,金银储备足够多,还能稳定金银价值。
最关键的是,能防止北元的白银,大量涌入大明,引发大明的通货膨胀。
要知道北元曾经统治中原上百年,从中原搜刮了大量的银子。北元的金银储备,远远超过大明。
北元的银子,没进大明也就算了,一旦进入大明,而大明又没有足够的金银储备,就会令大明金银迅速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想着,他认真道:“不算多,如果可能,我希望大明的金银储备,越多越好。如有万万两白银,那就更好了!”
万万两白银?
你还真敢说啊!
大明一年税银,也才三四百万两而已,万万两…。
朱元璋和朱标相识一眼,苦笑之余,不免怀疑道:“蓝家小子,当真要如此多的金银储备才行?”
“皇上,如果要解决宝钞问题,金银储备一定要多。否者还不如不动!”蓝斌郑重其事道。
朱元璋询问道:“为何?”
蓝斌想了想,将朝廷开启金银和宝钞的兑换后,可能出现的挤兑现象,北元银子涌入大明的隐患等等。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朱元璋和朱标限于自身经历,眼界等,对蓝斌讲述的,听得迷迷糊糊。但有一点,他们知道了,那就是要解决宝钞问题,朝廷的金银储备非常重要。
最后朱元璋听蓝斌讲完,忍不住道:“蓝家小子,按你的说法,玻璃生意指望不上。而朝廷金银储备,却需要那么多金银。”
“那宝钞问题,岂不是永远都解决不了!”
“皇上,臣斗胆,敢问一句您昨天在拍卖会上,只看到玻璃生意的暴利,而没有看到其他的吗?”蓝斌迟疑道。
朱元璋皱了皱眉:“什么意思?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了,咱恕你无罪!”
“皇上,臣以为昨天拍卖会上,衣冠镜等物拍卖背后,不止有玻璃生意的暴利,还说明民间很有钱!”
蓝斌想了想道:“换句话说,大明其实很有钱的,只是钱不在朝廷,而在民间的商人,勋贵、世家大族等手里。”
“就像一面衣冠镜,拍下来,有上千两白银,普通百姓可能辛苦半辈子才能买上一面。而那些商人、勋贵,世家大族等等,却能随随便便买下来。”
朱元璋还没吭声,朱标从蓝斌话的背后,听到矛头指向了商人、勋贵、世家大族等等,直接吓了一跳,连忙道:“表弟,不可妄言!”
说话间,他还狠狠瞪了蓝斌一眼,你胆子倒是不小,竟然怂恿皇上敢打商人、勋贵、世家大族的主意。
不知道这些群体,是大明执政根本。
动他们,就跟用刀砍自己,有什么区别?
还有这些话是你一个孩子能说的吗?
若是这些话传出去,那些商人、勋贵、世家大族等不敢针对皇室,还不敢针对你一个小小的侯爵之子?
他们联手收拾你,怕是我和父皇都保不住你。
“无妨,这里都是自家人,当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朱元璋哪能看不出朱标维护蓝斌的心思,摆了摆手,又深深看了蓝斌一眼道:“蓝家小子,你胆子不小啊!你可知道你这番话传出去,会给你惹下多大祸?”
“臣知道!”蓝斌沉声道。
朱元璋诧异道:“那你还敢说?”
“臣既是大明臣子,也是大明外戚,和大明荣辱与共!”蓝斌郑重其事道。
朱元璋懂了,朱标也懂了,都明白蓝斌是在说,大明好,蓝家就好,大明完蛋了,蓝家也逃不了。
最后朱元璋笑道:“你年纪不大,倒是看的挺通透的!”
“臣谢皇上夸奖!”蓝斌忙道。
朱元璋笑了笑,看着蓝斌,笑容收敛:“好了,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不会是想让咱抄了他们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