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大化

天魔大化

第六十九章 卫星升空,真实的虚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当秦国人民正投入今年第三轮播种的时候,李青已经完成了对卫星灵器的检测。

毕竟是以炼制灵器的法门制造的卫星,所以除了正常卫星的探索检测和通讯功能外,还具备了不匪的防护能力和攻击能力。

防护能力除了高强度高性能金属自身的物理性质外,李青还上上面附加了多重防护法术,包括温度隔离防护、光线防护、物理撞击缓冲、隔绝探查、隔绝预言推算、金属变形修复等等,最重要的防护还是李青自己研究出来的反魔场禁制,可以防止超凡生物比如超规格的妖魔鬼怪或者是仙神察觉到卫星后轻易就把卫星打爆。

虽然李青估计这卫星上面附加的防护能力也只能在化神镜修士的攻势下一刻钟,李青这种级别的更是只能撑不到两分钟,不过只要不是立刻被摧毁掉,李青就能通过传送法术把卫星召唤回来又或者是直接找到敌人把他打死。

所以目前来说,卫星的防护能力也够用的了,而另一方面,攻击能力就要比防护能力超出几个层次了,主要的能力有李青呼风唤雨能力的加强版可以影响更大区域的气象气候从而降下狂风、闪电、暴雨甚至是洪水,此外就是吸收光线集束打击强度堪比激光炮,最后是动能武器攻击,包括牵引太空垃圾下落和自爆式袭击。

影响气象的能力实际上单体攻击输出不高,对化神境以上的修士威胁不大,而很划不来,总不能让一片区域跟着一个人陪葬吧。

相对而言激光攻击和动能攻击对单体威胁更大,足以威胁到化神境修士的生命,而且相比气象攻击影响小多了。

气象能力更多的还是要作为战略武器,用于调控国内气候气象和监测自然灾害。

随着卫星升空,太空的秘密和世界的真实面目展现在李青面前。

一样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一样是震撼人心的蓝色星体,此前李青已经在书本上看过了无数次,但都没有自己动手探索发现来的真切。

从卫星传来的画面看,这个传说洞天几乎就是地球的平行异位体,不过李青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这个世界看起来似乎不太稳定或者说不够真实。

仔细看卫星的画面,似乎只有星空是真实不虚的,而蓝色星球却时不时会出现类似马赛克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像是个不完善的虚拟游戏世界,偶尔会出现bug。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李青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楚,哪怕是用阳神境强大的修为推算也算不出来什么。

这个课题可以记下,后面慢慢研究就是,反正时间有的是,也不急于一时半会就可以搞定。毕竟在探索真理和世界真实的时候总是会难免遇到困惑或者是挫折,一帆风顺是不存在的,否则就很难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来。

卫星发射后,再搞通讯技术和网路技术就容易得多了,哪怕目前能源技术还停留在毕竟原始的阶段,不过用修真技术来替代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比较不管是法力还是真气某种意义上来说潜力都比电能大,就像是某种遗失文明的高科技产物,但却只开发出一点用途。

毕竟不管是法力还是真气都有化腐朽为神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只是寻常修士和武者身上的法力和真气不管是质还是量都没能将这超凡的特性彻底展现出来。

但如果能以工业化的思想引导修真科技发展,这用真气或者是法力充电的手机和电脑也不是很遥远。

毕竟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是微观世界发展一小步,人类社会发展一大步的精加工模式,可是对于工业科技来说很难突破瓶颈的一毫米、一微米、一纳米,对于修真领域来说反而是比较容易突破的。

毕竟现代工业科技怎么发现人都还是普通人,只能通过器具来观察和操纵微观世界,但修真领域的修士却可以随着修为进步直接用感官就可以观测微观世界并对此进行操纵。

这方面,修真领域的修士优势太大了,不过修士很难抛弃天然的崇高地位去为普罗大众进行基础领域的研究这也是修真文明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

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作为修真领域的巅峰和工业领域的学徒,汲取两家之长,来点亮科技树,并在某些领域上对后世进行快速的赶超可行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哪怕李青对后世科技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让每一个通过的人都有成为工程师的可能,也有一定的从无到有点亮科技树的可能,毕竟很多方面完全就是抄作业,后世的发展中国家普通具有后发优势就是有作业可抄。

不过哪怕对点亮修真特色版本的工业科技有信心有决心,李青也还是要耐心等待这个科技树生根发芽才能开花。

毕竟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而能承担研发任务的除了李青自己外一个人也没有,哪怕只是做助手都很勉强。

不是李青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实在是李青要短时间内把科技水平推进到后世的水平,也哪怕是后世真正的专家大拿来协助都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更不必说连科学体系都没有理清的古人。

客观的说,元朝之后东方文明就慢慢落后于西方了,毕竟中原文明更合适培养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幻想家,我们更讲究现实意义,讲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么在我们的文化看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基础性研究对于个人来说确实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李青,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跑到西方去找那些不知道能不能协助到自己的现代科学奠基人抓过来帮自己搞研发。

不说西方人重名特别多,人难找,就是沟通也是个不小的问题,毕竟如今英语还没有成为世界语言,而且光是帮找来的助手理解李青的研发思路的时间就够李青搞完大量研究了。

只能等义务教育普及了,后面再通过高等教育加强,慢慢筛选人才,然后培养成自己需要的助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