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69章 雅量高致,力主抗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建安七年,”

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曹操击败袁绍后,下令让孙权送人质去许昌。

孙权拿不定主意,召集群臣商议。

众臣闻言,议论纷纷。

即便是如同张昭等重臣,也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议事结束后,孙权将周瑜召了回来,并带到母亲面前议论此事。”

画面中,只见周瑜作揖道:“主公,当年楚君被封到荆山之地,领地不足百里。

他的后背贤能,开疆扩土,创建基业,最终占据荆扬之地。

后辈子孙代代相传,持续了九百多年。

主公继承父兄之基业,统领六郡之地,人心安定。

又有十万精锐之师,众多能臣武将相助。

为什么要送人质去许昌呢?

一旦有人质落入曹操之手,我们以后势必会处处受到曹操的压制。

到那时,我们所谓的大业就成了笑话。

最多也就是曹操的一个奴仆罢了,岂能跟我们自己图谋大业相提并论?

故而,吾认为人质绝不能送,先静观其变为好。

若曹操最后能平定乱世,一统天下,我们再顺天而为,率军投降也不迟。

如果曹操蛮横无知,想要乱来,必定会玩火自焚。

主公只需静待天命,为什么要送人质去许昌呢?”

听了这番言论,孙权茅塞顿开。

孙母也认为周瑜之言甚为有理,语重心长地对孙权说:“公瑾的话很有道理,你当听之。

他与你兄长同岁,我一直视公瑾为子,你也要以兄长之礼待之。”

“是,母亲,孩儿一直视公瑾为兄长,从无不尊敬之处。”

孙权说道。

后来,曹操听闻周瑜才能非凡,派周瑜的同乡蒋干去劝说周瑜投曹。

蒋干善于雄辩,以他自己的名义来周瑜府中拜访。

周瑜出门迎接,笑着说道:“子翼不远万里,为曹操当说客而来,辛苦了。”

蒋干摇头道:“我与阁下乃同乡,听闻阁下在江东大放异彩,特赶来见上一见,并非来当说客。”

周瑜却淡然一笑,道:“子翼与我同乡,当知我极擅音律。听弦外之音,我可是很擅长的。”

蒋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周瑜将蒋干请进府中,设宴款待,道:“我这两天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需要处理一下,你先在这里歇息数日,待我办完事,再与子翼叙旧。”

三天后,周瑜把蒋干带去参观孙权赐予自己的仆人,衣服,和其他宝物,笑道:“人生在世,得一知己的明主,何其难得?

对外我与主公是君臣之分,私下里却有着骨肉难分之情。

主公对我言听计从,荣辱与共,纵是苏秦张仪在世,亦不能动摇吾心。”

蒋干听后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回去复命时,他向曹操道:“周瑜雅量高致,气度宽宏,品行高尚,非言语所能离间。”

建安十一年,周瑜率领大军讨伐麻屯和保屯,俘虏一万多人。

不久后,江夏太守黄祖,命副将邓龙攻打柴桑。

周瑜得到消息后,率领大军支援,一举击溃敌军,生擒邓龙。

建安十三年春,周瑜被任命为前部大督,率军讨伐并贡献夏口,斩杀黄祖,为日后进军荆州扫清障碍。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攻破荆州,收降荆州水军后,东征吴国。

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众臣们却大部分都主张讲和,向曹操投降。

即便是张昭这样的重臣,也认为曹操乃虎豹豺狼,无法力敌,建议投降。

鲁肃建议孙权,将在鄱阳镇守的周瑜调回来,听听周瑜的意见。

周瑜返回后,力主抗曹。

对于投降派的投降理由,周瑜嗤之以鼻,朗声说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国贼。

主公英明神武,割据江东,精兵强将,当为天下铲除国贼。

更何况,曹操此来必败无疑,怎能放弃到手的战绩而去投降呢?”

“曹操数十万大军压境,挟天子之名而来,名正言顺。

我们所依靠的,无非是江水之险。

但现在曹操占据了荆州,掌控了荆州水军,沿江而下,水陆齐攻,如何会败?”

张昭问道。

“张长史长于内政,军事非你所长也。”

周瑜淡然说道,“如今北方还没有彻底平定,曹操的后方不稳。

而马超和韩遂又屯兵于函谷关以西,虎视眈眈。

这些皆是曹操不能安心东征的后患也。

如今正式严寒之际,战马缺乏草料,曹军的供给恐怕也会匮乏。

更何况,曹军的兵力,也并非数十万,能为他所用者,只有来自中原的十五六万兵力。

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必然水土不服。

加上这些人常年在北方征战,早已军马疲乏,如何打仗?

至于荆州水军,曹操刚夺取荆州,军心不稳,人心不向,如何能用?”

“这!”

张昭顿时哑口无言。

周瑜又对孙权作揖道:“主公,击败曹操,就在近日。我愿率领精兵数万,屯兵夏口,定为将军击溃曹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