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第一百零三章 自求多福吧!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官姑娘,你可知道百家争鸣?”

赵辰觉得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讲,那就是百家争鸣,思想开放,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意见。

对于眼前的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之间的情况,便是如此。

“百家?这个我倒是知道呀,什么儒家、法家,还有墨家,等等很多学派。”

上官梅点了点头,要不是这里场合不适合,她能够如数家珍地将这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各家学派思想,以及曾经做过的有名的事情说出来。

她想着赵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很快,上官梅眼前一亮。

原来如此,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之间的意见不合,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百家争鸣之时,谁家也不服谁家,皆是认为自己的可以。

实际上,在发展自己这个学派思想方面,却是有受到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

各家思想学术学派着书讲学,互相论战,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和主张。

尽管现在大秦帝国已经是将六国一统,但显然只是领土方面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并没有得到大一统。

依旧是受到了百家争鸣出现以后的强烈影响,而儒家出身的丞相王绾和法家出身,逐渐兼修儒学的廷尉李斯两人,在朝堂之上针对政议,有着彼此不同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不止是这两位,还有着其他很多人,深受影响。

对于这一点,相信不止赵辰知道,始皇帝嬴政早已经是清楚明白,只是对方并没有进行理会。

在这段时期之内,始皇帝嬴政还是很乐意见到这些人畅所欲言的样子。

百家争鸣之下,为大秦一统六国,做出了不少的助力,这是不能够忽视的。

提到这个,就让赵辰想到了丞相王绾后面会发生的事情。

这位在大秦帝国建立的背后,立下了卓越功劳的丞相,在之后的一场儒生牵扯中,受到了牵连,不得不将自身的丞相之位辞去,消失在了历史的记载之中,很难找到更多详细的记载信息。

而对方在朝会上的对手廷尉李斯,则是在史书上留下了很多。

赵辰将这件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够帮助丞相王绾一把,免得对方下台以后,就是廷尉李斯上台了。

后者,在担任了丞相以后,也是没有提出太多好的建议。

太多的恶行,让赵辰都忍不住咋舌。

尤其是,在始皇帝东巡驾崩以后,这个李斯做出来的决定,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赵辰觉得有机会的话,还是可以出手一下。

既然有这个条件来改变可能存在的既定事实,那为什么不能够尝试一番呢?

“公子,我明白了,并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所谓真正的敌人。像是丞相和廷尉两人,其实是站在彼此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之前我想的有些片面了,这才会以为他们在帮咱们,或者是在故意针对咱们……”

上官梅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说道。

这要是赵辰没有提醒的话,她恐怕在这朝会结束之前,都无法意识到这样的情况。

“还有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能够看出来的。当然,我说的不是简单的用眼睛去看,也要用这里去看。”

赵辰还是对于让上官梅理解这些事情,在思想方面得到蜕变,有着很大的兴趣。要是有机会的话,他甚至想要让对方学习很多后世的那些东西。

毕竟,上官梅离开了原来的地方,那么赵辰这里就是对方的家了。

总要接触到新鲜的事物,赵辰还是很希望对方能够不断地进行学习,在很多事情方面,能够给予他不小的帮助,算是彼此都互利吧。

赵辰想到这里,心里对于开办一所学堂,有了些许的想法。

对于他来讲,后面的话,肯定是无法事无巨细地去对那些人指导。

尤其是,跟着他的那些人,起码需要知道很多基本的知识,而且在思想方面需要得到解放。

赵辰还是存有私心的,不至于徒劳费神又费力的去改变对方那顽固的思想,而是采取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去改变。

现在想这些,对于赵辰来讲,依旧有些遥远,只能够依照着目前的这些情况,慢慢将自己的基业根基打牢,争取在这片天彻底大变之前得以壮大。

当然,赵辰已经是有了这样的议郎身份,能够参与大秦的朝会,对于其决策有了一丢丢微不足道的改变力量。尽管力量薄弱,但胜在能够让他能够有机会对大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这样带来的经验,以后赵辰自己也用得着。

就权当是在替自己以后征战沙场,开过定天下的一次提前演练吧……

赵辰觉得还是挺有趣的,在已经知道部分重要时刻的情况下,他能够将问题解决掉呢?

从之前和秦正先生有提到过的皇帝制度,以及郡县制来看,应该是可以得到细微的改变。

对于郡县制的话,赵辰还专门有对秦正先生提了一些改正完善的建议,使得其更加符合大秦帝国现有六国故地的情况,不至于提前出现暴政税苛等等情况。

现在大秦帝国初步建立,对于赵辰来讲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要是等到后面公子胡亥登基的话,那就已经是很晚了,妥妥的病入膏肓的节奏。

就算是赵辰想要改变,那也不太可能的。

他费那个心思,还不如等到大泽乡起义,直接顺势而为,揭竿而起。

将胡亥这个家伙踹下去,自己一屁股在龙椅上,顺应民意,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帝国,那不是很好嘛。

一切,重新开始洗牌,总比在烂泥里找黄金要强。

而且,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焚书坑儒,集权思想文化,那么赵辰大可以有机会看看,那些只在流传中,但没有下落,甚至不幸被毁的典籍啊!

光是想想,哪怕赵辰很咸鱼,只想着要躺平的人,都有些兴奋起来。

在赵辰和上官梅两人低语之际,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已然是开始了激烈的交锋。

“王丞相所言,臣可以理解,也表示认同。”

廷尉李斯面朝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始皇帝嬴政,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臣以为这两百名士卒,并不会浪费。本身,在面对擅长骑射的匈奴人这样的敌人之际,我帝国大军自然是不能够简单的以步兵和车兵这样的兵力,来进行对付。就像是赵议郎所言那般,理所应当建立一支骑兵为主要进攻力量的大军,在匈奴人的优势之上进行碾压。如此,才能够有机会将其斩草除根,避免春风吹又生的局面出现!”

丞相王绾听到这话,眉头微蹙起来,对方的这个意思,他似乎明白了。

确实,这两百名士卒派出来,肯定是不会浪费的。

毕竟,在廷尉李斯看来,这么多的士卒,尤其是在很可能绝大多数都是武官们麾下能够以一敌多的精兵悍卒,那么肯定是不能够这么兴师动众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让王离和赵辰各自挑选十名士卒就完了吧。

因此,廷尉李斯的想法,则是在这个的基础上,让那些剩下来的一百八十名士卒,得到充分的利用,将价值发挥出来。

而不是像丞相王绾这般,只是认为王离和赵辰之间的比试,用不到这么多士卒的想法,然后就是让始皇帝嬴政稍微的改一下命令,使得没有这么多士卒劳心劳力。

“所以,陛下,臣以为在赵辰和王离各自挑选出来十名士卒以后,那剩下来的这一百八十名士卒,理所应当编成新的一支精兵军队,以进行骑兵的操练,务必以最大的优势,将匈奴人斩尽杀绝,成为我帝国大军的一支有力的利刃!”

廷尉李斯直接将他的想法,以建议的形式,果断的阐述了出来。

他觉得大秦帝国需要一支主要进攻力量的骑兵大军,来给予匈奴人沉重的打击。

而这挑选剩下来的一百八十名士卒,就将是第一支骑兵精锐军队!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以此基础进行扩充,将原来属于辅助效果的那些骑兵之中,进行严格的挑选,组成新的一支骑兵之军,扩充到其中来。

总而言之,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秦帝国,以建设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骑兵大军!

丞相王绾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暗自嘀咕起来,果然是如他所料,这个廷尉李斯真的是如此打算。

只是,这想法确实是挺好的,以本身就是精兵级别的士卒,来改编成为骑兵,那么肯定在战斗力方面不会太差。

在战马之上的时候,远距离骑射,而不在骑乘战马之际,也能够持兵发挥十足的近身搏杀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是吧,这想要实施起来,就比较的困难了。

别以为丞相王绾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在提出士卒过多的这看法之际,就已经是衡量过这个利弊关系了。

将这些精兵改编成为一支骑兵,那么获得的利益,就同李斯所言相差无几。

对付擅长骑射的匈奴人的话,大秦帝国之军也不至于在前期初次战斗的过程中,落入下风。

他们还是很清楚,擅长骑射的匈奴人,战斗力肯定是不俗的。

经历过这么多次的战争,他们还不至于将匈奴人轻视,以至于认为对方就是待宰的羔羊,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

轻视敌人,那么意外发生之际,就是伤害的自己。

正所谓老虎扑杀,亦用全力。

在大秦帝国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嬴政肯定是不会允许战功赫赫的大秦军队,面对外族匈奴人有惨败的可能。

要打,就要打十拿九稳,拥有必胜把握的仗!

那么,组建这样的一支骑兵之军,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以往的时候,骑兵都并不是主力,这一次的改编,就是让其成为主力。

丞相王绾也很想这样的一支骑兵之军出现,这样在大秦北边边境之处的戍边,将会变得比以往任何的一次,都要轻松很多。

要说最有力的证据,那自然是自从赵武灵王推动胡服骑射开始,原本面对匈奴的犯境,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压力,而无能为力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不仅是,在很快的时间之内,完成了整个赵国国力的提升,将被侵犯的领土夺回,扬了国威,还使得时常犯境的外族匈奴长期不敢南下。

这样的例子,摆在这里,丞相王绾不至于拒绝。

组建骑兵大军,那肯定是需要用钱的。

能够从现有的大秦军队之中,将那些精兵进行改编到骑兵之列的话,那毫无疑问要省去不少的麻烦,节约许多的成本。

对于这些情况,丞相王绾也是一清二楚。

只是,在按照廷尉李斯这个做法,想要将那剩下来的一百八十名精兵级别的士卒带走,改编成为骑兵的话。

丞相王绾觉得自己的态度,都不是很关键,而始皇帝嬴政会不会同意,或者是反对呢,他在对方开口表态之前,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关键的地方,就是这二十名武官,还有那一百八十名精兵士卒……

那些武官们,本来就在为了保住自己的十名精兵级别的士卒,在始皇帝嬴政最开始询问的时候,装聋作哑,沉默不做声。

以至于,需要始皇帝嬴政直接下令,使得二十名武官倒霉的必须都拿出来十名精兵级别的士卒,只有少数几个幸运儿的存在。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武官们还很闷闷不乐,想要将自己麾下的那些精兵,得以留在身边,不被白白送出去。

甚至,还想着往十名士卒之中,塞一个精兵级别的士卒,其余九名都是普通的士卒,或许还可能会是刚服役的新兵蛋子。

一切的一切,终究是归结于这些武官们不想让自己好不容易带出来的精兵们,白白地送出去,成了别人的嫁衣……

在二十名武官之中,已经是大大分担了彼此精兵被挑选出去风险的情况下,尚且会胆大到那种程度。

那等到廷尉李斯打算将除了王离和赵辰比试所需的各自十名士卒挑选以后,剩下来的这一百八十名精兵带走,组建一支骑兵之军的时候,这些武官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丞相王绾已经是能够非常清楚的预料到了。

武官们对于始皇帝嬴政的威严,不敢正面触碰,依旧很是敬畏的情况下,还是不舍得。

那么,对待廷尉李斯这样的文臣,肯定是情绪非常激动,以至于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言行举止!

对此,丞相王绾只能够让廷尉李斯自求多福了。

这茬子事情,碰上那些武官们,有理都难说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