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问道行

浮生问道行

第4章灵机暗藏神道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方世界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和大部分世界一样,都是灵机凋敝的状态,使得许多妖鬼道佛失了神异,沦为普通货色,一些天赋异禀的种族更是直接灭绝,其身影只能在书中偶尔瞥见。

这就给了其他物种腾出了生存空间,那些对灵力需求不高的,但是却十分容易适应环境的物种纷纷崛起,其他小世界不知道,但是在这方世界就有人族和蛮族,两个种族。

不过在三万多年前的部落时代,人族战胜了蛮族,又或者说是人族从蛮族中分化而出,并在四千年以前定鼎中洲,人族就是大势已成,直接将蛮族赶到北方的冰原上。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又定下了法统,归拢了制度,并且人道也散发出了并不逊色与道佛妖鬼的绚烂华光!

文、武两道繁荣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的强悍之处就是在并无灵气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的超凡伟力,用孟超前世的话来说,大概有低武世界的水平。

可不要小看这样水平的超凡位面,在许多资源都被垄断的封建社会,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够翻身做主、扭转局面的文、武两道自然受到追崇,有识之士皆以其为尊,这导致神道没有群众基础,并不被需要。

而在道佛妖鬼盛行遥远年代更是没有“人们”这个概念,人族那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现在的人都说不明白,更别提信奉什么神明一类的东西了,神这个概念也只是新出现的而已。

同时,灵机不显,道佛妖鬼匿形,只是凭着穷乡僻壤的愚民对自然的恐惧才刚刚诞生的所谓“神”,自然也是少有人信的,故而,在大城闹市中少有人祭拜神祇,只有穷山恶水或者是王朝末世才会有神道香火鼎盛的时候,但也是杯水车薪。

甚至,由于人道的昌盛,在灵气并未复苏的情况下,使得妖鬼两道可以借助人道修行,许多成精的山妖和害人的厉鬼就是这么来的。但是,在他们借助人道修行的同时,人道也趁机补全,因此,文武两道和尚不显露的运朝之途对妖鬼之道的克制效果十分明显!

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和“人见鬼惧三分,鬼见人惧七分”两条流传甚广的谚语,当中就包含着文武两道对妖鬼之道极为明显的克制效果。

至于更离谱的具体事例就更是数不胜数了,什么行者赤手空拳击毙猛虎,什么郡守封江斩龙王都是有着一定的依据的,只是当中确实是有些浑水摸鱼打击迷信行为,但是一定是有着一些身负简单修行成果的人道修士对初醒灵机的妖鬼之流进行了跨阶位的碾压。

这又使得普通民众对官府有着极为惊人的信任,朝廷也隐隐的借着人道大昌的势头加固统治的意味,某种意义上使这个超凡世界变得更加“唯物”了,神道的发展自然而然的慢了下来。

至于零星分布的山神庙,那是因为穷乡僻壤之处多闹鬼魅山精,穷乡僻壤之民有少见文武之神异,加上人类对未知的天然恐惧难免会滋生迷信,再加上王朝末年,朝廷的统治力下降对山神野观的打击力度自然而然的下调,所以这么久的岁月积攒起来,也就有了许多如这阳谷山山神庙的存在。

此时正值盛世,虽然朝廷有风雨飘摇之态,但是却仍保有盛世之相,那一行人又是从京城而来,对孟超不屑一顾自然是恰当的不能再恰当了。

至于孟超跻身之神像的来源也是因此,民众常年祭拜,自仙佛消失以来其少说已经有了数十万年的岁月,这其中岁月虽然灵机不显,少有神异显露也不成体系,但是世界法则如此,是偏向唯心一侧的,这无数岁月里自然在天地中留下了些许痕迹,这便是神道的开端。

只是神道虽然也是扎根于人道,但是对于大环境的要求却远高于文武两道,甚至要高于运朝之途,所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虽然已经留有痕迹,却并不能发展。只是到了近百年,灵气开始活跃,灵机有所复苏的景象后,神道才勉强有着要开创的意思,却被文武两道以及运朝之途狠狠压制,只在荒山野岭才有分布。

仅仅有着少数人祭拜,这种情况如何能发展的起来?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阳谷山山神,竟然连维持一个普通人的神魂消耗都只能一天为计数单位!这又何谈神道崛起呢?

“不过,我的到来改变了这个进程,”孟超喃喃。

他穿越到神像上,直接赋予了神像意识,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进程,将原本可能会在神像自然诞生个体意识或者泛意识和由运朝敕封神明的三种可能截断,他们便再也不能成为正统,除非将孟超毁灭。

“所以自我之后,神道正统便是由我敕封的神灵。”心念浮动,他清挥衣袍,四方大印出现在他的面前,上面分别刻着呼风唤雨、开山裂地、明悉祸福、敕封新神。

当然,这并不是说另外三条途径不能成神,只是成神后不是正统,不被天地认可,就好像是没有专利的生产作坊,需要孟超来给他们挂牌,否则,不仅施展术法时威能就要大幅度削减,好要受到多种制约。

而这四方神印分别代表了他这山神对不同法则的掌控之能,其中【呼风唤雨】神印有成人拳头大小,呈水滴状,其上画面阴云密布,似乎下着小雨,隐隐有着呼呼风声;【开山裂地】神印较小却也有着近似成人拳头,外表呈土黄色,是一个遍布裂痕的不规则的近似圆形的石头,仔细看去可以看到只有黑黢黢缝隙中隐隐有着淡红色流转;【明悉祸福】神印只有一节拇指大小,其上各色光彩流转,形状也是飘忽不定;【敕封新神】神印最大,四四方方,是典型的长方体,已有成人头颅大小,其上金光流转,并无过多装饰,好似一块金砖。

“神印的大小就表示了我对这些规则的运用上限,”一股明悟浮现在孟超心头,“这其中,【呼风唤雨】、【开山裂地】、【明悉祸福】都是山神应有的职能,是在百姓祭拜中逐步获得的天地的认可的权柄,只是应当还有【驱使鬼类】之类的权能,大抵应当是灵气刚刚复苏,鬼物出没很少,百姓对鬼物的概念并不清晰,也不曾祭拜的缘由吧。”

“而【敕封新神】是天地对第一尊诞生的神祇的赏赐,毕竟是推动了一条超凡道路的发展,是一道之始祖。”

神的概念是最最违心的,他本是不存在的东西,却是被人们凭空创造了出来,而且赋予了各种各样超乎想象的权柄能力,其中不少是修为非常高深的道佛妖魔都难以企及的手段,神道却可以借助权柄轻松完成。

至于神道的突兀诞生,大概可以用孟超前世的一句话来解释,“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路便可以代指修行的道路,道佛妖鬼、文武运朝以及孟超所属的神道,这些都是修行路,他们对于天地而言本就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世界之初也并无这些修行道路,然而他们却一个个的出现,一个个的辉煌,这些并非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后天生灵与先天生灵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结果。

只不过神道更简单、更强悍、更粗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